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本无心有所希求,今此宝藏自然而至。
二林小众,枯枯燥燥,鹤望多时。
珊瑚枕,明月珠,从便采取,只是不得触讳。
这首宋朝释智愚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珍宝的态度和心境。"我本无心有所希求",透露出诗人超脱物外的禅意,表明他并非刻意追求物质财富。"今此宝藏自然而至",暗示这些珍贵之物如天赐般降临,带有某种机缘和禅悟的意味。
"二林小众,枯枯燥燥"描绘了环境的寂静与清冷,可能象征着修行者的内心世界,虽身处简朴之中,却能坚守清修。"鹤望多时"则借鹤的形象,表达诗人静观待机、不急于求取的耐心和淡泊。
"珊瑚枕,明月珠"列举了具体的宝物,但诗人强调"从便采取,只是不得触讳",意味着即使面对诱惑,也要遵循内心的戒律,不可违背佛法或道德原则。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禅宗的清静无为和戒律谨守的精神。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葱岭不见宋云,全身岂在熊耳。
石火电光殊莫拟,双梼堂上再相逢。
究竟何曾缺两齿,雪际传心,筛灰厌鬼,后代儿孙谁来。
你粗羹淡饭当殷勤,四海香风从此起。
华亭满船犹不足,南泉骤步蹈不著。
自馀眼底纷纷,总道见月忘指。
老和尚死去二十五年,有谁撑门拄户。
虽与松源同日行,不会松源三转语。
父子背驰,面不相睹,直至如今成莽卤。
露冷风高秋意深,久矣无心荐藜黍。
净瓶里澡洗,古梼下修身。
彼此寸长尺短,何妨忝为切邻。
相见又无事,不来还忆君。
杜鹃啼断月如昼,不似寻常空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