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披君貂襜褕,对君白玉壶。
雪花酒上灭,顿觉夜寒无。
客有桂阳至,能吟山鹧鸪。
清风动窗竹,越鸟起相呼。
持此足为乐,何烦笙与竽。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精美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迷人的雪夜景象。开篇“披君貂襜褕,对君白玉壶”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与质感,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貂裘代表着贵族气派,而白玉壶则象征着纯洁无暇。接下来的“雪花酒上灭,顿觉夜寒无”两句,以雪花融于酒中为喻,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的夜晚,对外界寒冷的忽略和对内心世界的投入。
随后“客有桂阳至,能吟山鹧鸪”一段,引入了一位来自桂阳的客人,他不仅带来了异乡的风味,还能够吟唱那山林间的鸟鸣——山鹧鸪。这样的细节描写,不仅增加了诗的层次感,也让读者仿佛听到了远方传来的自然之声。
“清风动窗竹,越鸟起相呼”两句,则是对夜晚景象的进一步渲染。清风轻拂过窗前竹叶的细微声音,与越鸟的和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宁静而生机勃勃的画面。
最后,“持此足为乐,何烦笙与竽”一句,以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态度结束了诗篇。诗人通过这句话表明,即便是这样简洁而纯粹的夜晚,也已经足够他感到满足和快乐,不再需要那些繁复的乐器来增加愉悦。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情感,细腻生动的景物描写,以及对内在精神世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超然独立的人生态度。
不详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初发强中作,题诗与惠连。
多惭一日长,不及二龙贤。
西塞当中路,南风欲进船。
云峰出远海,帆影挂清川。
禹穴藏书地,匡山种杏田。
此行俱有适,迟尔早归旋。
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
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
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八月枚乘笔,三吴张翰杯。
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
海水不满眼,观涛难称心。
即知蓬莱石,却是巨鳌簪。
送尔游华顶,令余发舄吟。
仙人居射的,道士住山阴。
禹穴寻溪入,云门隔岭深。
绿萝秋月夜,相忆在鸣琴。
入幕推英选,捐书事远戎。
高谈百战术,郁作万夫雄。
起舞莲花剑,行歌明月弓。
将飞天地阵,兵出塞垣通。
祖席留丹景,征麾拂彩虹。
旋应献凯入,麟阁伫深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