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风登燕子矶

大风掣水水尽飞,阳侯出波阻我归。

况复远山衔落日,轻舟急系燕子矶。

燕子矶前一片石,危亭下瞰江水白。

神禹万古开洪荒,蛟龙千里藏窟宅。

指点京口列三山,兀然可望不可攀。

平沙直与青冥接,远树但在微茫间。

我今攀萝恣吟望,匹练襟天使心壮。

回思局促坐篷窗,敢向风姨拜佳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罗志让的《阻风登燕子矶》描绘了诗人因风阻航程而登临燕子矶的所见所感。首句“大风掣水水尽飞”形象地写出风力之大,水花四溅的场景。接着,“阳侯出波阻我归”借神话中的阳侯之名,表达对风浪的无奈和归家受阻的忧虑。

“况复远山衔落日”以落日余晖映照远山,增添了景色的凄美,也暗示时间的流逝。“轻舟急系燕子矶”写诗人被迫停泊,只能在燕子矶暂作停留。燕子矶的景致在诗中被赋予深厚的历史意蕴,如“神禹万古开洪荒”和“蛟龙千里藏窟宅”,象征着古老传说和神秘力量。

诗人站在危亭上,远眺京口三山,感叹其雄伟壮观但难以触及,“兀然可望不可攀”。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平沙直与青冥接,远树但在微茫间”描绘出开阔辽远的江景,给人以壮丽而渺远的感受。

最后,诗人由眼前景色引发感慨,对比起先前船舱内的狭小空间,如今“攀萝恣吟望”显得心境开阔,对风带来的阻挠反而生出豪情。结尾“回思局促坐篷窗,敢向风姨拜佳贶”则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风的感激之情,将原本的困境转化为一种别样的馈赠。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风阻航程为背景,通过描绘燕子矶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豁达的心境和对自然的敬畏。

收录诗词(6)

罗志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行丹阳道中

岭上浮云湿,春寒昨夜知。

水喧争涧急,钟远度村迟。

短犊归前浦,栖霞绕暮枝。

重来经此地,定是杂花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秋感

秣陵今已撤重围,帐下偏裨著锦衣。

鸿雁远传霜信至,鹭鸶低傍水田飞。

渐看废垒生秋草,何处寒砧捣夕晖。

多少故人明月夜,相思相望未言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题画

绿树簇浓阴,草亭结幽境。

山隙补遥天,林杪露帆影。

渡头落日闲,溪流一何迥。

云际忽钟声,野寺傍孤岭。

地僻往还稀,市远鸡犬静。

茅屋三两间,翛然篱落整。

中有太古人,独与尘市屏。

名利两不知,心共白云冷。

形式: 古风

高邮舟中(其一)

一水连吴楚,长天接海滨。

湖浮城作岸,波涌月随人。

寺壁谁留画,桃源莫问津。

中流频击楫,感慨百年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