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罗志让的《阻风登燕子矶》描绘了诗人因风阻航程而登临燕子矶的所见所感。首句“大风掣水水尽飞”形象地写出风力之大,水花四溅的场景。接着,“阳侯出波阻我归”借神话中的阳侯之名,表达对风浪的无奈和归家受阻的忧虑。
“况复远山衔落日”以落日余晖映照远山,增添了景色的凄美,也暗示时间的流逝。“轻舟急系燕子矶”写诗人被迫停泊,只能在燕子矶暂作停留。燕子矶的景致在诗中被赋予深厚的历史意蕴,如“神禹万古开洪荒”和“蛟龙千里藏窟宅”,象征着古老传说和神秘力量。
诗人站在危亭上,远眺京口三山,感叹其雄伟壮观但难以触及,“兀然可望不可攀”。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平沙直与青冥接,远树但在微茫间”描绘出开阔辽远的江景,给人以壮丽而渺远的感受。
最后,诗人由眼前景色引发感慨,对比起先前船舱内的狭小空间,如今“攀萝恣吟望”显得心境开阔,对风带来的阻挠反而生出豪情。结尾“回思局促坐篷窗,敢向风姨拜佳贶”则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风的感激之情,将原本的困境转化为一种别样的馈赠。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风阻航程为背景,通过描绘燕子矶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豁达的心境和对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