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钱拾遗归兼寄刘校书

墟落岁阴暮,桑榆烟景昏。

蝉声静空馆,雨色隔秋原。

归客不可望,悠然林外村。

终当报芸阁,携手醉柴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乡村年终将近,夕阳西下,景色昏暗。
蝉鸣寂静空荡的馆舍,秋雨模糊了远方的田野。
远行的客人难以望见,独自在树林外的村庄悠然。
我最终会回到书斋,与朋友在简陋柴门前畅饮欢聚。

注释

墟落:乡村。
岁阴:年终。
桑榆:日暮时分。
烟景:傍晚景色。
蝉声:蝉鸣。
静:寂静。
空馆:空荡的房屋。
雨色:秋雨。
隔:阻隔。
秋原:秋天的原野。
归客:远行的客人。
悠然:悠闲自在。
林外村:树林外的村庄。
芸阁:书斋,指文人雅士的工作或读书之处。
携手:相伴而行。
柴门:简陋的木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田园风光与诗人对友人的深情留恋。"墟落岁阴暮,桑榆烟景昏",开篇便以沉郁的色调勾勒出一幅收获时节即将过去、自然界渐入暮色的画面。接着"蝉声静空馆,雨色隔秋原"则通过蝉鸣和细雨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情绪。

诗人随后转向归去的友人"归客不可望",表达了对远去者的无奈与渴望。紧接着"悠然林外村"则描写了自己留下的平和安逸,但这种平和似乎也掩饰不了内心的孤寂。

最后两句"终当报芸阁,携手醉柴门"传递了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与对友情的珍视。这里的"芸阁"与"柴门"都是田园生活的象征,而"终当报"和"携手醉"则显露出诗人对于未来重聚、共度时光的向往。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高超画意,更透露了他对自然万物的深切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贵。

收录诗词(74)

郎士元(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 字:君胄,唐代诗人,中山(今河北定县)人
  • 生卒年: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

相关古诗词

送崔侍御往容州宣慰

秦原独立望湘川,击隼南飞向楚天。

奉诏不言空问俗,清时因得访遗贤。

荆门晓色兼梅雨,桂水春风过客船。

畴昔常闻陆贾说,故人今日岂徒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彭偃房由赴朝因寄钱大郎中李十七舍人

衰病已经年,西峰望楚天。

风光欺鬓发,秋色换山川。

寂寞浮云外,支离汉水边。

平生故人远,君去话潸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韩司直路出延陵

游吴还适越,来往任风波。

复送王孙去,其如春草何。

岸明残雪在,潮满夕阳多。

季子留遗庙,停舟试一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送粲上人兼寄梁镇员外

季月还乡独未能,林行溪宿厌层冰。

尺素欲传三署客,雪山愁送五天僧。

连空朔气横秦苑,满目寒云隔灞陵。

借问从来香积寺,何时携手更同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