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九首(其九)

旭日临高城,城中何浩浩。

楼台动丝管,金碧相照耀。

在野方为鱼,太康无乃早。

浩歌感畴昔,瞻望淇园道。

下有流汤汤,上有竹窈窈。

河流日以溢,竹生日以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晨光初照下的城市景象,高楼与音乐交织,金碧辉煌,映衬着广阔的城市。诗人通过“在野方为鱼,太康无乃早”表达了对繁华背后可能隐藏的空虚和短暂的感慨。接着,“浩歌感畴昔,瞻望淇园道”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向往。最后,“下有流汤汤,上有竹窈窈。河流日以溢,竹生日以老”运用对比手法,以流动的河水与生长的竹子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更迭,蕴含深沉的生命哲思。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现实的观察,也有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古有乘车戴笠之谣其相逢必有歌盖逸之也戴笠者歌曰

南园道,萧兰不同芳,共是三春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答歌

墓门道,高下不同茔,一种生春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送董无休归会稽歌二首(其一)

奈何别,感予悲,思昔与君初相知。

我之北,君在南,解君之策策两骖。

我之南,君将北,我马玄黄不如昔。

五羊城东百尺浪,欲送归人行不得。

行不得,为君歌。风乎谷中,云乎山阿。

雷入于地,雨伏于河。

风云雷雨飒然合,下天上地为滂沱。

云摇雨散西风好,愿君且向山阴道。

南北分飞自偶然,丈夫不受炎洲老。

形式: 古风

送董无休归会稽歌二首(其二)

江水秋以洚,关河上西而风。翼翼之篷,我友于东。

东何归,归会稽。稽山阳,稻与粱。稽山背,蒿与艾。

何以赠君赠自爱。

独女不嫁邻儿大,欲往从之慎其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