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昔年谈艺之处,上下三弇,邻王元美别墅;
古人投老所居,甲乙十部,有庄蓼塘藏书。
此联描绘了两处文人雅士的活动空间与精神寄托之所。上半部分“昔年谈艺之处,上下三弇,邻王元美别墅”描述的是昔日文人们聚谈艺术的场所,位于三弇(可能指三座山或三个区域)之间,紧邻着王元美的别墅。这里不仅是一个交流思想、切磋技艺的空间,更蕴含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韵味。
下半部分“古人投老所居,甲乙十部,有庄蓼塘藏书”则转向对古代文人晚年生活的描绘。他们选择在拥有丰富藏书的环境中度过余生,其中“甲乙十部”可能指的是分类有序的书籍,而“庄蓼塘藏书”则是对某位文人藏书丰富、学问深厚的赞誉。这一句不仅展现了文人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也体现了他们对宁静、充满书香环境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通过对比古今文人的生活场景,既赞美了古代文人的学识与风范,也表达了对传统文人精神世界的向往与敬仰。它不仅是一幅对联,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谈艺论道”与“藏书读书”两种生活方式的诗意诠释。
不详
同治九年以优贡官江浦县训导。擅词章,习考据、校刊之学。后入吴长庆幕,随军赴朝鲜。有诗集及《朝鲜记事诗》
别院绿桑高,晓日犹擎车盖影;
闲庭芳草遍,春风先染绣袍痕。
死别已多时,巨卿一纸至今自塞外传来,痛关河书剑,幕府弓刀。
落月屋梁,只觉梦回非昔日;
生离将十载,随会九京从此比人间更远,问吾鬓秋风,儿坟宿草。
名山诗卷,可堪手订践前言?
子孙曾元,五世一堂,圣代锡鸾章,膝下老莱垂白发;
富贵寿考,百年居庆,灵山回鹤驭,图中王母蔼朱颜。
恩礼备儒宗,步武横经,撰杖一时推伏胜;
英髦培后进,渊源述德,捧舆今日有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