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恩礼备儒宗,步武横经,撰杖一时推伏胜;
英髦培后进,渊源述德,捧舆今日有陈群。
此联赞颂了沈珠在学术与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上联“恩礼备儒宗,步武横经,撰杖一时推伏胜”描绘了沈珠在儒家学说中的崇高地位,他不仅遵循经典,深入研究,还以其著作影响了一时的学术风气,如同伏胜一般,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联“英髦培后进,渊源述德,捧舆今日有陈群”则进一步赞扬了沈珠培养人才、传承道德的功绩。他如同陈群一般,为年轻一代的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品德的培养,使得今日之士能以他为榜样,继续前行。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高度评价了沈珠在学术教育领域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体现了其作为学者和教育者的崇高地位。
不详
同治九年以优贡官江浦县训导。擅词章,习考据、校刊之学。后入吴长庆幕,随军赴朝鲜。有诗集及《朝鲜记事诗》
予季同年自子敬云亡,寥落人琴,又见青山埋玉树;
其兄哭弟触平原一恸,凄凉儿女,忍看白雪拜麻衣。
望好官若大旱望雨,公来何暮;
去恶人如农夫去草,民赖以安。
一十七世士大夫,司禄司命,上应星辰,圣代久经崇秩祀;
五百余言阴骘文,成帝成神,无过孝友,诸君何以副科名?
曾现宰官身,成佛当先谢灵运;
未除文字障,后生合是韦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