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昔慕潭西寺,今逢潭上僧。
有缘疑旧识,不俗即良朋。
安得抛尘虑,来参最上乘。
水边开别墅,日夕傍南能。
这首清代张晋的诗《赠潭西寺僧研虑二首(其一)》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潭西寺僧人的赞赏和向往。首句“昔慕潭西寺”表达了诗人过去对潭西寺的仰慕之情,而“今逢潭上僧”则揭示了今日与僧人邂逅的现实情境。接下来,“有缘疑旧识”暗示了诗人与僧人之间似曾相识的感觉,体现了缘分的奇妙。
“不俗即良朋”高度评价了僧人的品格,认为他超凡脱俗,如同一位值得结交的好朋友。诗人进一步表达出渴望抛却尘世烦恼的愿望:“安得抛尘虑”,希望能暂时放下俗世忧虑,前来亲近佛法。最后一联“水边开别墅,日夕傍南能”描绘了僧人生活的宁静环境,想象自己如僧人般在水边别墅度过悠闲时光,每日与佛法为伴。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描绘僧人的形象和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超然生活的追求和对禅意人生的敬仰。
不详
历下多名士,高轩自昔闻。
潭西有精舍,名士亦如云。
愧我难为役,知师本好文。
相逢真不偶,清话到宵分。
一纸金难抵,匆匆读易完。
此时如共语,已置却重看。
游子身无定,天涯岁又残。
感君同骨肉,珍重劝加餐。
秋老乡心切,更深客梦回。
忽闻飞雁过,知自故山来。今夜宿何处?
远天鸣正哀。江湖多弋者,欲下且徘徊。
蒙恬筑长城,连连万余里。
邀功暴黔首,阿意悦天子。
堑山湮谷不可罢,役夫半死长城下。
三世为将,道家所忌。
何况秦人实寡恩,有罪无罪胡足计。
蒙毅还祷,帝载辒凉。二世既立,扶苏已亡。
将军握兵三十万,秦人杀之如刲羊。吁嗟乎!
蒙氏诛高高未死,怨毒于人真甚矣。
恬守边,高侍侧。恬不诛,高不释,此事如何罪地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