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桃花

夭夭嫩叶丽春辉,道是梅花却又非。

香露乍匀红玉脸,轻云新染素罗衣。

日斜盆底开何晚,风动枝头落渐稀。

再到刘郎应未识,红尘紫陌思依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碧桃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碧桃花的独特魅力与春日风情。诗人王鏊通过“夭夭嫩叶丽春辉”这一句,巧妙地将碧桃花与春天的光辉相联系,暗示了碧桃花在春日中的生机与活力。接着,“道是梅花却又非”一句,既赞美了碧桃花的美丽,又巧妙地与梅花进行了对比,强调了碧桃花独特的韵味。

“香露乍匀红玉脸,轻云新染素罗衣”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碧桃花比作“红玉脸”和“素罗衣”,生动地描绘了碧桃花的娇艳与纯洁,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碧桃花的喜爱之情。而“日斜盆底开何晚,风动枝头落渐稀”则进一步展现了碧桃花在特定环境下的动态美,日落时分的开放与微风吹过时花瓣的飘落,都充满了诗意。

最后,“再到刘郎应未识,红尘紫陌思依依”两句,借用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碧桃花的深深眷恋与不舍,即使是在繁华的尘世中,也难以忘怀这份美好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对碧桃花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之情。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和秉之得子

庭前骑竹便为羊,左右峨峨会奉璋。

浩荡春波先有兆,郁葱佳气岂无祥。

八萧事业还追禹,五凤文章早赋梁。

我有佩刀先解赠,青云他日看参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游太湖

茫然不省是人间,却有人家住近湾。

一处便须终日坐,百年能得几时閒。

将开复合雨馀雨,乍有忽无山外山。

安得扁舟如范蠡,遍寻七十二孱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赠横山人王清

与子同家湖上山,烟波浩渺东西间。

长江万里每独往,落日孤云时共还。

澧兰折得须我遗,湘竹种成谁与删。

不须更作招隐赋,石上桂树丛生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洞庭新居成

归来筑室洞庭原,十二峰峦正绕门。

五亩渐成投老计,三台谁信野人言。

郊原便自为邻里,水木犹知向本源。

莫笑吾庐吾自爱,檐间燕雀日喧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