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店灯前客,酬身未有媒。
乡关贫后别,风雨夜深来。
上国求丹桂,衡门长绿苔。
堪惊双鬓雪,不待岁寒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山中的寂寞生活和远行客人的偶遇,以及对知识分子求取功名的艰辛与执着。通过“山店灯前客,酬身未有媒”可见诗中的人物处于一种孤独和无依的境况,而“乡关贫后别,风雨夜深来”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或故土的思念与不舍。接着,“上国求丹桂,衡门长绿苔”显示了诗人对于功名的渴望和追求,这里的“上国”指的是朝廷,“丹桂”象征着科举考试的成功,而“衡门长绿苔”则是对知识分子持之以恒追求的描写。
最后两句“堪惊双鬓雪,不待岁寒催”展示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自身年华增长的感慨。“堪惊”意味着难以接受,"双鬓雪"则是形容头发早白,象征着年老,而“不待岁寒催”则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无情推移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山居生活的寂寞和客人的偶遇,以及对功名的追求与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怀。
不详
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声名大震
江馆迢遥处,知音信渐赊。
夜深乡梦觉,窗下月明斜。
起雁看荒草,惊波尚白沙。
那堪动乡思,故国在天涯。
结茅当此地,下马见高情。
菰叶寒塘晚,杉阴白石明。
向炉新茗色,隔雪远钟声。
闲得相逢少,吟多寐不成。
当代知音少,相思在此身。
一分南北路,长问往来人。
是处应为客,何门许扫尘。
凭书正惆怅,蜀魄数声新。
浮生犹役役,未得便寻真。
白日如无路,青山岂有人。
烟收遥岫小,雨过晚川新。
倚杖何凝望,中宵梦往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