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梦与和甫别如赴北京时和甫作诗觉而有作因寄纯甫

水菽中岁乐,鼎茵暮年悲。

同胞苦零落,会合尚凄其。

况乃梦乖阔,伤怀而赋诗。

诗言道路寒,乃似北征时。

叔兮今安否,季也来何迟。

中夜遂不眠,辗转涕流离。

老我孤主恩,结草以为期。

冀叔善事国,有知无不为。

千里永相望,昧昧我思之。

幸唯季优游,岁晚相携持。

于焉可晤语,水木有茅茨。

畹兰伫归憩,绕屋正华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在中年享受着水菽的欢乐,晚年却因失去亲人而悲伤。
同胞们分散各地,即使相聚也倍感凄凉。
更何况在梦中也无法团聚,心中悲痛只能赋诗抒发。
诗中描绘了旅途艰辛,如同北地征战的时光。
叔啊,你现在过得如何?季弟为何迟迟未来。
深夜无法入眠,辗转反侧,涕泪涟涟。
我孤独的老去,期待着报答君恩,以结草为誓。
希望叔能好好侍奉国家,有知无不为。
虽千里相隔,但思念之情深深烙印。
幸好季弟悠闲度日,晚年能相伴。
在那里我们能畅所欲言,水边木屋便是我们的归宿。
畹兰等待归来,屋前花草繁盛如画。

注释

水菽:泛指粗粮。
鼎茵:古代贵族使用的贵重席垫,此处象征晚年。
同胞:同族的人。
乖阔:分离,不团圆。
结草:结草衔环,表示报答恩情。
优游:悠闲自在。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国家的关怀。全诗围绕梦境展开,通过梦境中的情感交流,抒写了作者与好友之间的情谊以及对国家的忠诚。

首先,"水菽中岁乐,鼎茵暮年悲"两句反映出人生易逝、时光不待人的哀愁。接下来,"同胞苦零落,会合尚凄其"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对同僚友人的思念。

梦境中的交流是诗的核心部分。"况乃梦乖阔,伤怀而赋诗"一句揭示了作者在梦中与友人相见的情景,并因此感慨万千,进而创作了这首诗。随后的"诗言道路寒,乃似北征时"则是通过对比现实中的艰难行军和梦中的情谊交流,强调了友情的珍贵。

对于远方的朋友,作者关切询问:"叔兮今安否,季也来何迟。"夜不能眠,只能在中夜里辗转反侧,涕泪交织。这表达了对朋友安全和健康的担忧,以及渴望重逢的迫切心情。

接下来的几句"老我孤主恩,结草以为期。冀叔善事国,有知无不为"则体现出诗人对于国家的忠诚和对朋友在政治上的期望。希望朋友能在朝廷中尽职尽责,为国家的兴旺发挥作用。

最后,"千里永相望,昧昧我思之。幸唯季优游,岁晚相携持。于焉可晤语,水木有茅茨。畹兰伫归憩,绕屋正华滋"几句,诗人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情思念,以及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与友人重逢共度晚年的美好愿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茅茨、兰草等,增添了一种淡泊明志的情趣。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当时士大夫对于国家和友谊的深厚情怀。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奉使道中寄育王山长老常坦

道人少贾海上游,海舶破散身沈浮。

抱金满箧人所寄,吹簸偶得还中州。

裸身归金不受报,秖取斗酒相献酬。

欢娱慈母终一世,脱弃妻子藏岩幽。

苍烟寥寥池水漫,白玉菡萏吹高秋。

夜燃柏子煮山药,忆此东望无时休。

塞垣春枯积雪溜,沙砾盛怒黄云愁。

五更匹马随雁起,想见鄮郭花今稠。

百年夸夺终一丘,世上满眼真悠悠。

寄声万里心绸缪,莫道异趣无相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奉酬圣从待制

班行想望岁空多,知有龙门未敢过。

和近圣人师展季,勇为君子盗荆轲。

三刀旧协庭闱梦,五腨今传里巷歌。

复道谏书尝满箧,不唯诗句似阴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奉酬永叔见赠

欲传道义心犹在,强学文章力已穷。

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

抠衣最出诸生后,倒屣尝倾广座中。

祇恐虚名因此得,嘉篇为贶岂宜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孤城

孤城回望距几何,记得好处常经过。

最思东山烟树色,更忆南湖秋水波。

百年颠倒如梦寐,万事乖隔徒悲歌。

应须饮酒不复道,今夜江头明月多。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