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知府张朝请

我公政事谁与俦,宛似当年陈太丘。

德星光芒临宝婺,和气薰蒸凌素秋。

天理人为默相应,果见丰盈入讴咏。

浙滨诸郡正忧劳,谷上三农独欢庆。

雨调风若无乖愆,六穟三禾大有年。

不须更看斗魁覆,赐自我公休论天。

朝廷勤勤念方面,天以公从人主愿。

返火还珠昔谩闻,多稌遗秉今才见。

德度恢恢真绝伦,北斗以南能几人。

绣衣风宪荣光近,熊轼威仪恩命新。

荆溪之子少也贱,为米折腰来佐县。

五裤于今预蜀歌,三语何时同晋掾。

公不见黄金百镒未为优,季布一诺百不愁。

又不见李白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韩荆州。

贱子闻公名已久,今幸将身托趋走。

短歌不惜赋渔阳,此声未便羞鸡口。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上知府张朝请》由宋代诗人慕容彦逢所作,通过赞美知府张朝请的政绩与品德,展现了其对地方治理的卓越贡献以及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操。

首句“我公政事谁与俦”,开篇即以敬仰之情赞美知府张朝请的政绩无人能及,将其比作古代贤臣陈太丘,暗示其德行与智慧并重。接着“德星光芒临宝婺,和气薰蒸凌素秋”两句,运用比喻手法,描绘知府如同天上星辰般照耀地方,其仁德之气温暖如春,超越了秋日的凉意,展现出其治政带来的和谐与繁荣景象。

“天理人为默相应,果见丰盈入讴咏”则进一步强调知府的政绩得到了上天的认可与民众的颂扬,体现了其施政理念与天道相合,百姓生活富足,社会安定和谐。接下来“浙滨诸郡正忧劳,谷上三农独欢庆”两句,通过对比描绘知府在浙滨地区带来的福祉,与农民的喜悦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其政绩显著。

“雨调风若无乖愆,六穟三禾大有年”描述了知府治理下的良好气候条件,使得农作物丰收,百姓生活富足。“不须更看斗魁覆,赐自我公休论天”则表达了对知府政绩的高度肯定,认为无需再寻找其他理由来赞美,其功绩已足以让上天赐福。

“朝廷勤勤念方面,天以公从人主愿”两句,赞扬朝廷对知府的重视与信任,以及知府能够满足君主的愿望,实现国家与人民的共同愿望。接下来“返火还珠昔谩闻,多稌遗秉今才见”通过历史典故,强调知府的美德与才能,如同古代传说中的故事一般,令人赞叹不已。

“德度恢恢真绝伦,北斗以南能几人”高度评价知府的品德与能力,认为在南方乃至全国范围内,能够达到如此境界的人寥寥无几。最后“绣衣风宪荣光近,熊轼威仪恩命新”两句,描述知府受到朝廷的表彰与恩赐,其荣誉与地位得到提升。

“荆溪之子少也贱,为米折腰来佐县”提到知府出身贫寒,却凭借才华与努力,成为地方官员,为百姓服务。“五裤于今预蜀歌,三语何时同晋掾”表达了对知府过去经历的怀念与期待,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与他一同工作。

“公不见黄金百镒未为优,季布一诺百不愁”引用历史典故,强调知府的诚信与担当,即使面对巨大的物质诱惑,也能坚守原则,不为所动。“又不见李白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韩荆州”通过李白的故事,进一步展现知府的志向与追求,更看重个人的名声与友谊,而非权势与财富。

“贱子闻公名已久,今幸将身托趋走”表达诗人对知府的敬仰之情,以及希望能够追随其后,学习其治政之道。“短歌不惜赋渔阳,此声未便羞鸡口”以短歌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知府政绩的赞美与对自身身份的谦逊态度,认为即便是在低微的职位上,也能发出响亮的声音,不必为此感到羞愧。

综上所述,《上知府张朝请》通过丰富的比喻、历史典故和情感抒发,全面展现了知府张朝请的卓越政绩、高尚品德以及对地方治理的深远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与向往。

收录诗词(95)

慕容彦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示道三偈.随流

千圣灵踪百草头,车然放去号随流。

后教万古无人识,笑杀沩山水牯牛。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示道三偈.合辙

水中月是天边月,南北东西更无别。

新罗打铁火星飞,烧著指头名合辙。

形式: 偈颂 押[屑]韵

示道三偈.双唱

坐断千差古路头,解开种岸济人舟。

明明一句该群象,善唱非声作么求。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标指六偈.迷悟

迷者迷悟,悟者悟迷。迷悟同体,悟者方知。

迷南为北,实情取则。北本是南,悟无移忒。

返究迷缘,莫得来处。忽悟正方,迷复何去。

其迷则迷,妄自高低。生死恶觉,枉受胶黐。

达迷无妄,欢喜无量。杀无明贼,祇在一饷。

一饷之间,冥通大千。直下了了,三际虚玄。

无始时来,总由今日。尽未来际,更不寻觅。

当念无念,灵光焰焰。灵焰腾辉,心智难掩。

灵源荡碧,森罗普入。海印发明,非关动息。

根尘不偶,心珠宁守。返不我观,出兮还有。

有无齐出,无有踪迹。智用虽奇,犹遭悟觅。

悟为法障,身招罔象。犴貉无风,徒劳展掌。

祖父书契,本来家业。旧日风光,不妨要截。

哆哆和和,依前疑著。元无病痛,何劳说药。

足踏实地,开眼瞌睡。大地茫茫,会我如是。

如是之法,不因迦叶。是谁儿孙,喃喃乱说。

你解乱说,智者便瞥。此门广大,愚人自爇。

自谤自爇,不干我事。我是痴人,汝能灵利。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