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梁元帝萧绎的作品《十空诗六首》中的第一首,题为“如幻”。诗人以深邃的哲理思考,探讨了世间万物的虚幻本质与人生的意义。
首句“汉安设大响,周穆置高台”以历史典故开篇,暗喻古代帝王的功业与声名,但随即指出这些辉煌不过是过眼云烟。接下来“三里生云雾,瞬息起冰雷”描绘出自然景象的瞬息万变,象征着世事无常,一切皆为空相。
“空持生识缚,徒用长心灾”表达了对执着于世间事物的批判,认为人们因贪恋和执念而受苦。后两句“慧人恒弃舍,庸识屡邅回”对比智慧之人与庸常之人的不同选择,前者能洞察事物的本质,放下执念,后者则在迷雾中徘徊。
最后,“六尘俱不实,三界信悠哉”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人们应当超越世俗的束缚,以一种超脱的态度看待人生。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和象征手法,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空幻,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