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所作的《答毛子霞》其一,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毛子霞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
“岂意秋蓬转,重逢在晋阳。” 开篇以“秋蓬”比喻离散的友人,形象地描绘了两人分别后的漂泊不定,而“晋阳”则暗示了重逢之地,表达了意外之喜和重逢的珍贵。
“解忧如玉树,含垢亦龙章。”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情感,将友人的陪伴比作能解忧愁的玉树,即使面对生活的磨难也能坚韧不拔,如同龙章般高贵。这里不仅赞美了朋友的品质,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乌鹊虚惊月,芙蓉不拒霜。” 乌鹊在月光下似乎有所惊恐,而芙蓉却在霜雪中依然绽放,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寓意着友情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始终如一。
“相看疑梦寐,高咏慰参商。” 最后两句表达了重逢时的惊喜与感慨,仿佛梦境一般,难以置信。通过高声吟唱来安慰彼此,既是对友情的珍惜,也是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友情的深刻理解与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