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毛子霞(其一)

岂意秋蓬转,重逢在晋阳。

解忧如玉树,含垢亦龙章。

乌鹊虚惊月,芙蓉不拒霜。

相看疑梦寐,高咏慰参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所作的《答毛子霞》其一,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毛子霞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

“岂意秋蓬转,重逢在晋阳。” 开篇以“秋蓬”比喻离散的友人,形象地描绘了两人分别后的漂泊不定,而“晋阳”则暗示了重逢之地,表达了意外之喜和重逢的珍贵。

“解忧如玉树,含垢亦龙章。”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情感,将友人的陪伴比作能解忧愁的玉树,即使面对生活的磨难也能坚韧不拔,如同龙章般高贵。这里不仅赞美了朋友的品质,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乌鹊虚惊月,芙蓉不拒霜。” 乌鹊在月光下似乎有所惊恐,而芙蓉却在霜雪中依然绽放,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寓意着友情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始终如一。

“相看疑梦寐,高咏慰参商。” 最后两句表达了重逢时的惊喜与感慨,仿佛梦境一般,难以置信。通过高声吟唱来安慰彼此,既是对友情的珍惜,也是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友情的深刻理解与珍视。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答毛子霞(其二)

离亭愁执手,嘉会不崇朝。

假食歌声苦,从军塞路遥。

文章沉白草,膂力尽秋雕。

三奏金笳罢,胡骢惨不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扬州感旧

往日芜城困,君臣总不知。

频飞丞相疏,不遣靖南师。

蓟北天崩后,江南穴斗时。

血书三四纸,读罢泪如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梅花岭吊史相国墓

往者江南北,谁分上相忧。

自从开四镇,不复问中州。

精爽凭飞将,衣冠在古丘。

梅花春不发,碧血满枝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通州望海

狼山秋草满,鱼海暮云黄。

日月相吞吐,乾坤自混茫。

乘槎无汉使,鞭石有秦皇。

万里扶桑客,何时返故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