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呓八首(其四)

倚杖逢人麈偶挥,风流还说旧王畿。

赭衣少妇能骑马,白面书生学打围。

是处烽烟迷笠屐,年来药碗失芳菲。

芰荷叶老虫声切,惆怅家山未可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荒凉之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社会变迁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首联“倚杖逢人麈偶挥,风流还说旧王畿”,开篇即展现了一种闲适而又略带怀旧的情调。诗人独自倚杖而行,偶遇路人,谈论起往昔繁华的京城,流露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感慨。

颔联“赭衣少妇能骑马,白面书生学打围”,通过对比描写,展现了社会阶层的不同风貌。赭衣少妇骑马,象征着女性在社会中的新角色与解放;白面书生学打围,则反映了士子们追求武艺与实际技能的一面。这一对比,既体现了时代的变化,也暗示了社会风气的转变。

颈联“是处烽烟迷笠屐,年来药碗失芳菲”,转而描绘出一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图景。烽烟四起,人们的生活被战争所困扰,连日常的行旅都变得艰难。同时,药碗失芳菲,可能暗指医术的衰落或生活品质的下降,进一步凸显了时代的苦难。

尾联“芰荷叶老虫声切,惆怅家山未可归”,以自然景象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对故乡的思念。芰荷叶老,象征着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衰败;虫声切,既是自然界的声音,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未可归,道出了诗人对现实无奈的感叹和对回归故土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明代晚期社会动荡下个体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具有较强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色彩。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呓八首(其五)

美人家住白云乡,独上高楼枉断肠。

丹荔剥馀蕉正熟,素馨开遍柚初香。

人间何处寻黄鹄,梦里分明见石羊。

莫向凤凰台上望,秋风秋雨正茫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秋呓八首(其六)

翘首长空动晚飔,苍梧一去失归期。

啼魂欲拟三更月,续命先传五色丝。

天寿山前云漠漠,石头城上草离离。

伤心玉叶凋零后,犹剩天南第一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秋呓八首(其七)

凉月团团照远空,荻花如醉蓼花红。

江湖无复藏鸥迹,天地何曾享马?。

已见旄头沉赣水,又闻大旆出秦中。

只今五岭无消息,望断长干数落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秋呓八首(其八)

长松千尺野烟迷,别馆萧条日已西。

廿载功名归梦蝶,五更风雨听潮鸡。

曲池凉浸桐花影,复道尘封御墨题。

燕子重来王谢改,庭前芳草马空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