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宿

秋云向暮总阴森,竹屋卑栖枳棘林。

风外叶鸣山鸟怪,雨中灯静寺钟沈。

瘴烟作祟香先到,积水生寒夜渐深。

耳目悲凉成底事,草虫还为发孤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荒野中住宿时所感受到的凄凉与孤独。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景象与内心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首联“秋云向暮总阴森,竹屋卑栖枳棘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阴冷景象,乌云低垂,竹屋简陋,周围是充满荆棘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压抑和孤独的氛围。

颔联“风外叶鸣山鸟怪,雨中灯静寺钟沈”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风吹过树叶发出的声响,仿佛山中的鸟儿在怪叫;雨声中,远处寺庙的钟声似乎也沉寂了,增加了夜晚的寂静与神秘感。

颈联“瘴烟作祟香先到,积水生寒夜渐深”则通过瘴气和积水的寒冷,暗示了环境的恶劣,同时也预示着夜晚的深入,时间的流逝。

尾联“耳目悲凉成底事,草虫还为发孤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孤独。即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草虫仍能发出孤独的吟唱,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生动描绘,也是诗人情感的投射,揭示了人在面对自然与生活的挑战时,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野外住宿时所见所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感悟,以及在孤独与挑战面前的坚韧与思考。

收录诗词(362)

孙元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别

蹉跎岁月独支离,愁绪今朝欲上眉。

海外已为三载客,囊中惟剩一瓢诗。

安贫不用怜原宪,处约无求说项斯。

但得百钱常挂杖,何劳仙子进琼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立春

阳和回驭岁更新,人物雍熙岛屿春。

澥谷条风吹彩仗,青郊小雨浥纤尘。

梅花竹叶閒中味,柑酒辛盘客底身。

不效东坡戴幡胜,肯教辜负度良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劝农归路经海会寺与诸同人分赋(其一)

雨后劝农毕,还寻古刹来。

钟声飘藓径,衲子出香台。

刺竹排檐种,优昙满院开。

分题禅榻畔,小憩水云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弥陀寺

秀色园林夕照明,浮岚卷尽竹烟清。

去来小蝶花间舞,断续秋蝉叶底鸣。

几处平台凉影淡,数层敞榭翠涛倾。

耽幽衲子应间坐,读罢愣严诗又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