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屋洞

洞天三十六,第九曰林屋。

神仙固难名,瑰怪存记录。

旷岁怀寻赏,兹辰幸临瞩。

驰神在真游,岂复惴深谷。

解袜纳芒履,燃松命光烛。

初行已伛偻,渐入但匍匐。

顾瞻避冲磕,浑淖没手足。

如此百馀步,始可立寓目。

或垂若钟簴,或植若旌纛。

有如案而平,有类几而曲。

镌刻非人工,晶莹粲黄玉。

遥知窍穴外,定有金庭箓。

凡肌不可往,叩击安敢黩。

鸾凤无消息,但见白蝙蝠。

却还望微明,既出犹喘促。

沾衣怜石髓,孰悔泥涂辱。

庶几达微慕,养生相吾福。

形式: 古风

翻译

有三十六个神秘洞天,其中第九个叫林屋。
神仙难以言表,奇珍异事被记载。
长久以来我渴望探访,今日有幸亲临。
心神沉浸在真实的游历中,不再畏惧深谷险峻。
脱下鞋子穿上草鞋,点燃松枝照亮前行。
刚起步时已弯腰驼背,逐渐深入只能爬行。
小心翼翼避开障碍,浑浊泥泞淹没手脚。
走了大约一百步,才可站稳观看。
有的像钟架倒挂,有的像旗帜竖立。
有的平坦如案几,有的弯曲似矮桌。
这些雕刻非人力所为,晶莹剔透如黄玉。
我知道洞穴之外,定有珍贵的金庭秘籍。
凡人的身体不能进入,敲击怎能随意。
没有鸾凤的踪迹,只有白色蝙蝠出现。
回头望向微弱的光线,出来后仍气喘吁吁。
衣物上沾染的石髓让人怜惜,谁会后悔曾受泥土之辱。
或许能借此达到微小的向往,这对我养生来说是福分。

注释

洞天:道教指仙人居住的隐秘之地。
林屋:地名,可能指某个特定的洞天。
瑰怪:奇异怪诞的事物。
旷岁:多年。
芒履:草鞋。
窍穴:洞穴。
金庭箓:传说中的仙家秘籍。
凡肌:凡人的身体。
鸾凤:神话中的吉祥鸟。
蝙蝠:夜间活动的飞行动物。
石髓:比喻珍贵的矿石精华。
庶几:或许,大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舜俞的《林屋洞》,描绘了作者游览林屋洞的奇妙经历和感受。诗中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洞内的瑰丽景象,如钟簴、旌纛般的石笋石乳,以及晶莹如玉的质地,让人仿佛置身仙境。诗人穿着芒鞋,小心翼翼地探索,感叹自然的鬼斧神工。他意识到洞外定有神秘的金庭秘籍,但凡人不可轻易触及,暗示着洞中的神圣与禁忌。尽管如此,诗人仍对洞中的奇观心生向往,希望能从中汲取养生之道,为自己带来福祉。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展现出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追求。

收录诗词(157)

陈舜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枫桥诗

二十送上乡老书,白发堂上欢愉愉。

岐亭酒罢不忍别,二百馀里来姑苏。

枫桥古岸冬十月,霜风切骨草木枯。

拜起欲去更付嘱,携手泫然双泪珠。

明年偶中崇政第,赤城山下欣迎扶。

穹苍不与夺荣养,星霜未周罹明诛。

颜色不见已三岁,肝血泣尽留形躯。

隐沦无业养慈老,骫骳又作卑官图。

还道枫桥旧别地,依依风物春阳敷。

人烟山色一如昨,齿发独改亲则无。

万杵入心交落涕,水边且欲留行舻。

平生一天已无戴,纵得寸禄何为娱。

时乎穷达又未决,行矣愿报生前劬。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贫女曲

贫女四十无人问,不傅铅华水梳鬓。

非关颜色不如人,不肯出门羞失身。

零落床头旧机杼,池水沤麻还织布。

布成不卖市中儿,金刀剪雪自裁衣。

形式: 古风

采芑诗

采采原上芑,盈襜不知多。

惜共藜藿称,命与羹糁和。

值此行役间,遗馀杂蓁莪。

京洛誇肥甘,掇撷繄谁何。

休官业已定,不待此首皤。

年年春物繁,期尔山之阿。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保圣院

门深锁苍苔,地灵育嘉树。

寂然烟云宅,不接市朝路。

苟能灰心居,即是古乐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