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乐辞(其七)

明心弘十力,寂虑安四禅。

青禽承逸轨,文骊镜重川。

鹫严标远胜,鹿野究清玄。

不有希世宝,何以导濛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王融所作的《法乐辞》第七首,通过“明心弘十力,寂虑安四禅”开篇,展现了佛教修行的深邃与精妙。诗人以“青禽承逸轨,文骊镜重川”描绘了修行者在佛法引导下,心灵如同青禽般自由飞翔,又如文骊般映照出内心的平静与澄澈。接下来,“鹫严标远胜,鹿野究清玄”进一步比喻,鹫鸟的庄严象征着高远的成就,鹿野则代表了深入探索佛法的奥秘。最后,“不有希世宝,何以导濛泉”表达了如果没有稀世之宝(即佛法)的指引,如何能引领人们走出迷茫,达到心灵的清澈与宁静。整首诗以佛教修行为主题,寓言与哲理并存,展现了诗人对佛法深刻的理解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92)

王融(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王僧达孙。博涉有文才。举秀才,累迁太子舍人。竟陵王萧子良特相友好,为“西邸八友”之一。欲兴家业,上书武帝求自试,迁秘书丞。帝幸芳林园,禊宴朝臣,使融为《曲水诗序》,文藻富丽,当世称之。后子良复奉融为宁朔将军、军主。及武帝病笃,融欲矫诏立子良,事败,郁林王即位,收狱赐死。融文辞捷速,为永明体代表作家。今存《王宁朔集》辑本

  • 字:元长
  • 籍贯:南朝齐琅邪临沂
  • 生卒年:467—493

相关古诗词

法乐辞(其八)

亭亭宵月流,朏朏晨霜结。

川上不徘徊,条间亟渝灭。

灵知湛常然,符应有盈缺。

感运复来仪,且厌人间世。

形式: 古风

法乐辞(其九)

舂山玉所府,檀林芳所栖。

引火归炎燧,挹水自清堤。

庵园无异辙,祗馆有同跻。

比肩非今古,接武岂燕齐。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法乐辞(其十)

昔余轻岁月,兹也重光阴。

闺中屏铅黛,阙下挂缨簪。

禅悦兼芳旨,法言恋清琴。

一异非能辨,宠辱谁为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法乐辞(其十一)

峻宇临层穹,苕苕疏远风。

腾芳清汉里,响梵高云中。

金华纷苒若,琼树郁青葱。

贞心延净境,邃业嗣天宫。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