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其五)

选佛场大开,这回应得俊。

宝华最高处,历历题姓名。

形式: 六言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禅宗修行的场景与心境,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超脱的意味。"选佛场大开,这回应得俊",开篇即以“选佛场”这一佛教语境,暗示了禅宗修行者在广阔的精神世界中寻找真我、领悟佛法的过程。"大开"二字,既指物理空间的开阔,也象征着心灵视野的拓宽,强调了修行者在精神层面的自由与解放。

"宝华最高处,历历题姓名",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宝华"通常指佛教中的吉祥之花,这里象征着修行者所达到的高深境界。"最高处"则意味着超越世俗,达到了精神上的巅峰。"历历题姓名",既可理解为在精神的高地上留下自己的印记,也可解读为对过往尘世生活的告别与超越,强调了修行者在精神追求上的独特成就和坚定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禅宗修行者在追求精神解脱与自我超越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深刻感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精神境界的极致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51)

袁宗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字:伯修
  • 籍贯:荆州府公安
  • 生卒年:1560—1600

相关古诗词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其六)

神清骨亦癯,雅称手中锡。

一笑入千山,藏身没踪迹。

形式: 六言诗

题双寺画竹

风竿不满尺,已饶千丈势。

高僧礼诵馀,味此萧萧趣。

形式: 六言诗

寓兴(其一)

乾坤一旅亭,大梦几时醒。

白发无情极,春来不再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青]韵

寓兴(其二)

山中无别事,诗酒作生涯。

鬓雪空催老,何由驻日车。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