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宗司勋挽诗三首(其一)

巫峡乘轺去,涪江拥节还。

方来赴京兆,又出领潼关。

髀肉川涂瘦,颠毛案牍斑。

音容今遂已,清血为公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战乱年代士兵征战劳苦的诗,通过对比士兵出征和归来的样子,表达了战争带来的创伤与悲哀。诗中“巫峡乘轺去,涪江拥节还”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士兵们从远方战场凯旋而归的景象。“方来赴京兆,又出领潼关”则表明他们刚到达都城,又被命令再次出征至边疆的重任。

“髀肉川涂瘦,颠毛案牍斑”两句,用鲜明的形象描绘了士兵们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他们的肌肤因为长时间暴露于恶劣环境中而变得枯槁不堪。头发因长期未能整理而杂乱无章,脸上布满尘埃和伤痕。

“音容今遂已,清血为公潸”则是诗人对这些士兵的深切同情之情。此处“音容”指的是士兵们的身影与笑容,而“今遂已”表达了这些美好的事物已经不再。他们的生命如同清澈的血液,为国家的利益所牺牲,诗中通过“为公潸”一词,强烈地表达了战争带来的悲痛。

整首诗通过对士兵出征与归来的对比,以及对其艰苦生活和牺牲精神的刻画,展现了诗人深切的人道关怀和对战争后果的沉重反思。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张思孺秘校挽诗二首(其二)

人前常奉诧,张也好堂堂。

处众谦和甚,居官志力强。

当时君壮健,在座我苍浪。

今日翻相哭,无言问彼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张思孺秘校挽诗二首(其一)

昔在天彭郡,侨居过一冬。

感君常见访,无日不相从。

远寺携棋局,高亭把酒钟。

谁知三载后,孤冢列新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张道宗比部挽诗三首(其三)

忆在南岐日,于今十二年。

宦途聊邂逅,宾馆重留连。

正喜谋黄峒,俄惊葬圃田。

无由执行绋,徒尔泪如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张道宗比部挽诗三首(其二)

见说关西讣,危肠已似刀。

抚膺成一恸,复魄遂三号。

旧馆州名桂,新居里曰蒿。

九泉休负恨,兰玉满儿曹。

形式: 古风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