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庚申冬至

湖妆待柳,宫韵殢梅,晴暄战怯霜力。

蓦地破扃元钥,来愁寸阴织。芸窗隐,金钿客。

念度日、绣慵魂极。凤箫转、拍乱蛮讴,怎问消息。

时事正相催,怕见江湖,随阳倦飞翼。

又叹冱寒燕谷,玄云渺天北。春根畔,停苦觅。

到听雨、听风寒食。蕙炉暖,醒坐醺眠,长夜偎得。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冬季湖面与园林的景色,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湖妆待柳,宫韵殢梅"写出了湖水如妆,期待着春天柳树的点缀,而宫中的梅花则被温暖的气息所吸引,暗示着冬去春来的希望。"晴暄战怯霜力"描绘了晴朗天气中阳光与霜气的较量,透露出一丝暖意。

"蓦地破扃元钥,来愁寸阴织"表达了诗人突然间感到时光匆匆,忧虑岁月流逝。"芸窗隐,金钿客"暗指读书生活和远方的思念,"绣慵魂极"则写出诗人对生活的倦怠和情感的消沉。接下来的"凤箫转、拍乱蛮讴"通过音乐声的嘈杂,表达无法排解的烦忧。

"时事正相催,怕见江湖"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和个人的漂泊感,"随阳倦飞翼"比喻自己像倦鸟一样渴望安定。"冱寒燕谷,玄云渺天北"进一步渲染了寒冷和迷茫的氛围,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故乡的怀念交织在一起。

"春根畔,停苦觅"表达了诗人执着地寻找春天的迹象,"听雨、听风寒食"则借节令之景,寓含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最后,"蕙炉暖,醒坐醺眠,长夜偎得"描绘了在温暖的环境中,诗人只能借酒消愁,度过漫长的冬夜。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至时节的景象,融入了个人的愁绪和对时事的忧虑,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陈洵的独特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54)

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 字:述叔
  • 生卒年:1871—1942

相关古诗词

八声甘州.野烧

送关河满眼是伤心,何堪问芳菲。

甚霜凋仍绿,风摧竟白,灰尽能遗。

坐叹烟销烬冷,缩手昨人非。

时有笼灯火,光出丛祠。

毕竟熏天何苦,笑几家蔀屋,曾借余辉。

任红心凄黯,今后总休提。

想幽人、蓬蒿深护,剩劫残、三径得因依。

谁怜我、向经行地,望伫青旗。

形式:

角招.六禾言,车过南冈,驿梅已著花。不禁神往,和姜韵

故山瘦。邮程倦、绕烟村种树无柳。细禽啼暝岫。

堕策短亭,和冻呵手。绡盟凝久。想嫩茁、蓝田萦亩。

一笛临风缥缈,做千百折回肠,为蛾眉螓首。知有。

凭寒翠袖。栖香纸帐,宫样还输秀。照奁溪月溜。

暗惜年华,花风催候。新愁间旧。透一缕、酸心调酒。

宠极东皇漫奏。趁飞雪、约黄昏,携车后。

形式:

忆旧游.过大佛寺黄梅伯读书处,同六禾

看铜仙泪冷,黑子灰飞,才过僧寮。

便似山河渺,听黄垆俊语,淡酒须浇。

片红漫点花信,来去锦尘抛。

甚彩笔空题,华年枉度,风景非遥。诗瓢。

趁流水,想梦雨春痕,烟翠都飘。

未识愁多少,放高歌闲地,何似西樵。

故人唤起深恨,空手鹤声招。

但掩户惊沙,丹青粉壁犹故朝。

形式:

玉烛新.元夜歌席赋,并寄六禾

花光浮玉夜。是第一圆蟾,好春亭榭。

细簧劝客,雏莺啭、座密衣云飘麝。

今情古思,只赚得词人游写。

时笑语、惟有渠侬,风流未曾衰谢。

闻歌易感深情,但放意尊前,尽欢聊且。闹蛾又罢。

都删了、旧日武林闲话。寒消暖乍。

早泪蜡、红冰盈把。人去远、空想佳期,罗衾梦罅。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