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江天多之淮东梁县迎先尉公柩兼陈言行省二首(其二)

复有忧民意未忘,欲从分省拜封章。

马周笔下文章妙,贾谊书中太息长。

治世可能无利病,吾徒自此卜行藏。

亦知自系苍生福,聊复临风倍激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还有忧虑民情在心间,想要上书朝廷陈述意见。
马周文才出众,文章精妙无比,贾谊的著作中充满了深深的叹息。
太平盛世或许没有明显的弊病,我们这些读书人只能借此判断自己的进退之道。
深知自身肩负百姓福祉,姑且在清风中更加激昂地思考未来。

注释

忧民:关心民间疾苦。
分省:指地方行政区划。
拜封章:向朝廷上奏章。
马周:唐代名臣,以善写奏章闻名。
文章妙:文章写得巧妙。
贾谊:西汉著名政论家。
太息长:深感惋惜和感叹。
治世:政治清明的时代。
利病:优点和缺点,此处指问题。
卜行藏:预测自己的行为和去留。
自系:关系到,关联于。
苍生:百姓。
聊复:姑且,暂且。
激昂:情绪高昂,充满激情。

鉴赏

此诗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贤才的敬仰。"复有忧民意未忘,欲从分省拜封章"表明诗人心系百姓,希望通过上书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担忧,并寻求解决之道。"马周笔下文章妙,贾谊书中太息长"则是对古代文学家和政治家的赞誉,他们的作品不仅文采飞扬,而且充满了深远的感慨。

"治世可能无利病,吾徒自此卜行藏"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社会状态的洞察与思考。在一个相对太平的时代,可能没有大的变动和危机,但诗人仍然保持警觉,准备着未来的变化。"亦知自系苍生福,聊复临风倍激昂"则是诗人对自己所处环境的感慨,以及面对自然界时内心的激荡。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既表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也抒发了个人对于时代变迁的思考。通过对古代文化名人和文学作品的引用,诗人不仅展示了自己的学养,更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社会与民生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197)

汪炎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江天多之淮东梁县迎先尉公柩兼陈言行省二首(其一)

淮县当年逼塞垣,乃翁采棒此悬门。

馀威尚可消奸猾,故老应思识子孙。

几岁荒邱埋月冷,九秋丹旐逆风翻。

访求合有遗文在,归与乡闾共讨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送澹斋吴判官还台

佐郡清声播,巡台应辟除。

施为多近古,恬澹不渝初。

政每寻无迹,□□□□馀。

抚摩殊搏击,去蠹肯踌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送舍弟原臣之太谷县主簿

常棣华前酒一觞,怜渠楚蜀久飘扬。

三春入觐来天阙,万里承恩涉太行。

亲舍遥瞻云白白,客车深护树苍苍。

在官佐政须清谨,伫听贤声到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哭中彝兄三首(其三)

追随从早岁,终始只真情。

责善古朋友,恤灾亲弟兄。

靡酬亏大义,重聚倘来生。

泪尽哭吾父,情伤忽屡倾。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