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思

花柳事权舆,东风刚作恶。

启明动钟鼓,睡著初不觉。

简书催秣马,行路如徇铎。

看云野思乱,遇雨春衫薄。

今日非昨日,过眼若飞雹。

光阴行晼晚,吾事益落莫。

闲寻西城道,倚杖俯墟落。

村翁逢寒食,士女飞綵索。

平生感节物,始悟身是客。

搔首念江南,拿船趁鸂鶒。

夷犹挥钓车,清波举霜鲫。

黄尘化人衣,此计诚已错。

百年政如此,岂更待经历。

形式: 古风

翻译

花柳之事正繁盛,春风却带来恶兆。
天刚破晓,钟鼓声响起,我还在沉睡中并未察觉。
文书催促着喂马,路上的人如同被铃声驱赶。
看着野外的云,思绪纷乱,遇到春雨,单薄的春衫难以抵挡。
今日不同于昨日,眼前的一切像飞雹般快速流逝。
光阴逐渐消逝,我的事业越发落寞。
悠闲地寻找西城的小路,拄杖而行,俯瞰村落。
村中的老翁正值寒食节,男女们忙碌着放飞彩索。
一生感受时节变化,此刻才意识到自己是个异乡人。
挠头思念江南,想要乘船追赶水鸟。
悠然地挥动钓鱼竿,清澈的水面跃出银色的鲫鱼。
黄土沾染衣裳,这样的计划确实错了。
人生百年如此短暂,又何必期待更多经历。

注释

权舆:兴盛、繁盛。
恶:不好的、恶劣的。
启明:黎明。
简书:文书、命令。
秣马:喂马。
徇铎:被铃声驱赶。
野思:野外的思绪。
綵索:彩色的绳索,用于节日装饰。
感节物:感受时节的变化。
拿船:划船。
夷犹:犹豫、悠闲。
黄尘:黄土、尘埃。
政如此:人生如此短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春思》,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自身感受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花柳事权舆,东风刚作恶”以春风带出春意,但又暗示了春天的短暂和无情。接下来的几句通过“钟鼓”、“简书”、“行路”等意象,展现了忙碌的生活节奏,以及诗人对光阴荏苒的无奈。

“看云野思乱,遇雨春衫薄”描绘了诗人野外漫步时的思绪纷飞和春雨带来的凉意,进一步强化了季节的敏感性。诗人感叹“今日非昨日,过眼若飞雹”,表达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光阴行晼晚,吾事益落莫”直接点明时间的流逝和自己事业的不如意,流露出一种失落和迷茫的情绪。在“闲寻西城道,倚杖俯墟落”中,诗人选择在乡村小道上漫步,观察村民们的节日活动,感到自己身为异乡客的孤独。

“村翁逢寒食,士女飞綵索”描绘了寒食节的热闹场景,诗人借此引发对江南故乡的思念。“夷犹挥钓车,清波举霜鲫”则借垂钓之乐,寄寓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但意识到“黄尘化人衣,此计诚已错”,意识到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最后两句“百年政如此,岂更待经历”直抒胸臆,感叹人生的短暂和世事无常,即使百年光阴,也难以改变命运的安排。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充分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特色。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春游

终日桃李蹊,春风不相识。

同我二三子,承我作意力。

把酒忘味著,看花了香寂。

晴云散长空,旷荡无限隔。

身为胡蝶梦,本自不渔色。

春虫劝人归,今我诚是客。

归来翻故纸,书尾见麟获。

文字非我名,聊取二三策。

形式: 古风

显圣寺庭枸杞

仙苗寿日月,佛界承露雨。

谁为万年计,乞此一抔土。

扶疏上翠盖,磊落缀丹乳。

去家尚不食,出家何用许。

正恐落人间,采剥四时苦。

养成九节杖,持献西王母。

形式: 古风

枯骨颂

清扬巧笑倾人城,骄气矜色增我慢。

无始时来生死趣,八万苦业所依止。

皮肤落尽露拴索,一切虚诳法现前。

不见全牛可下刀,无垢光明本三昧。

形式: 古风

柳闳展如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有意于学故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八字作诗赠之(其八)

八方去求道,渺渺困多蹊。

归来坐虚室,夕阳在吾西。

君今秣高马,夙驾先鸣鸡。

慎勿取我语,亲行乃不迷。

形式: 古风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