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曲.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形式: 词牌: 阳关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阳关曲·中秋月》,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景象。"暮云收尽溢清寒",形象地写出夕阳西下后,天空中的云彩散去,露出了清冷而宁静的月色。"银汉无声转玉盘",将银河比喻为静谧的水面,月亮如玉盘般明亮,悬挂在天际,显得格外皎洁。诗人感叹"此生此夜不长好",表达了对眼前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不知道明年的此时此刻,自己会在哪里欣赏这轮明月。整首诗寓情于景,富有哲理,展现了苏轼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百馀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浣溪沙.赠闾丘朝议,时还徐州

一别姑苏已四年。秋风南浦送归船。

画帘重见水中仙。

霜鬓不须催我老,杏丹依旧驻君颜。

夜阑相对梦魂间。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临江仙.送李公恕

自古相从休务日,何妨低唱微吟。天垂云重作春阴。坐中人半醉,帘外雪将深。

闻道分司狂御史,紫云无路追寻。凄风寒雨是骎骎。问囚长损气,见鹤忽惊心。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其一)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