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寄厉玄先辈

杨柳起秋色,故人犹未还。

别离俱自苦,少壮岂能闲。

夜雨吟残烛,秋城忆远山。

何当一相见,语默此林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柳树随秋风泛起秋意,老朋友却还没有回来。
离别双方都备感痛苦,青春年华岂能虚度闲暇。
夜晚的雨中蜡烛即将燃尽,我在秋日的城中思念着远方的山。
何时我们才能再次相见,在这林间共话沉默的时光。

注释

杨柳:指柳树,常在文学中象征离别和思念。
起秋色:开始显现出秋天的景色。
故人:老朋友,旧友。
别离:离别,分开。
俱自苦:都感到痛苦。
少壮:年轻力壮的时候,这里指青春时期。
岂能闲:怎能空闲度过。
夜雨:晚上的雨,常带有愁绪的象征。
吟残烛:对着即将燃尽的蜡烛吟诗,表示深夜未眠的孤独。
秋城:秋季中的城池,带有一种凄清的氛围。
忆远山:思念远方的山,比喻对远方亲朋的思念。
何当:何时,什么时候。
一相见:相见一次。
语默:说话或沉默,这里指无拘无束地交流或静享彼此的陪伴。
此林间:在这片树林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通过杨柳变色的自然现象,引出了对远方故人的思念。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秋日的萧瑟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夜雨中,昏黄的烛光映照着诗人的寂寞,更加深化了对远山的怀念。

"别离俱自苦,少壮岂能闲"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于年轻时期不得不承受的分别之苦,以及对于青春无悔的感慨。同时,这也透露出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一种无奈和对未来某种美好回忆的渴望。

最后两句 "何当一相见,语默此林间" 表达了诗人对于重逢故人的期盼,以及在那片林中共同沉默守候时光的心愿。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

收录诗词(94)

无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僧,俗姓贾,贾岛从弟。少年时出家为僧,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又与张籍、马戴等人友善。攻诗,多五言,与贾岛、周贺齐名。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 籍贯:范阳(今河北涿州)

相关古诗词

秋夜寄青龙寺空贞二上人

夜来思道侣,木叶向人飘。

精舍池边古,秋山树下遥。

磬寒彻几里,云白已经宵。

未得同居止,萧然自寂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秋寄从兄贾岛

暝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

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

昔因京邑病,并起洞庭心。

亦是吾兄事,迟回共至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秋暮与诸文士集宿姚端公所居

宵清月复圆,共集侍臣筵。

独寡区中学,空论树下禅。

风多秋晚竹,云尽夜深天。

此会东西去,堪愁又隔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人罢举东游

东堂今已负,况此远行难。

兼雨风声过,连天草色乾。

鸿嘶荒垒闭,兵烧广川寒。

若向龙门宿,悬知拭泪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