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庆馀及第归越

东南归路远,几日到乡中。

有寺山皆遍,无家水不通。

湖声莲叶雨,野气稻花风。

州县知名久,争邀与客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往东南的归途遥远,何时才能回到家乡。
山中的寺庙几乎都走遍了,没有一处河流不通向我的家。
湖面上雨打莲叶的声音,田野间吹过的是稻花香的风。
这里的州县我早已闻名,他们争相邀请我一同做客。

注释

东南:指方向,东南方向。
归路:回家的路。
远:遥远。
几日:几天。
寺:寺庙。
山皆遍:几乎都走遍了山。
无家:没有家。
水不通:没有哪条河不通。
湖声:湖面的声音。
莲叶雨:雨打在莲叶上的声音。
野气:野外的气息。
稻花风:稻花飘香的风。
州县:古代行政区划,这里指地方官员。
知名:闻名。
久:长久。
争邀:争相邀请。
客:客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归乡路上的感慨与景象。开篇即刻画出归途的遥远和期盼回家的迫切,"东南归路远,几日到乡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而"有寺山皆遍,无家水不通"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即便是在熟悉的地方,没有亲人相伴,也是无法沟通的隔绝。

接着,"湖声莲叶雨,野气稻花风"一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感受。湖水与莲叶间的雨声,田野中稻花带来的清新气息,都成为诗人旅途中的慰藉。

最后,"州县知名久,争邀与客同"则展现了当地官员对诗人的欢迎和尊重,他们希望能够与这位客人共同分享时光。这里也反映出诗人在外的声望及影响力。

整首诗通过对归乡路上的种种感受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情,以及旅途中孤独与被接纳之间的情感交织。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送防秋将

白首征西将,犹能射戟支。

元戎选部曲,军吏换旌旗。

逐虏招降远,开边旧垒移。

重收陇外地,应似汉家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严大夫之桂州

旌旆过湘潭,幽奇得遍探。

莎城百越北,行路九疑南。

有地多生桂,无时不养蚕。

听歌疑似曲,风俗自相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送吴鍊师归王屋

玉阳峰下学长生,玉洞仙中已有名。

独戴熊须冠暂出,唯将鹤尾扇同行。

炼成云母休炊爨,已得雷公当吏兵。

却到瑶坛上头宿,应闻空里步虚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李仆射愬赴镇凤翔

由来勋业属英雄,兄弟连营列位同。

先入贼城擒首恶,尽封筦库让元公。

旌幢独继家声外,竹帛新添国史中。

天子新收秦陇地,故教移镇古扶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