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名为《送吴鍊师归王屋》。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以轻松诙谐的语气,对友人归隐的一种期待与祝愿。
"玉阳峰下学长生,玉洞仙中已有名。"
开篇两句,设定了一种仙境般的氛围,玉阳峰下是学习长生之术的地方,而玉洞则是仙人们聚集之所。诗人提到友人在这仙境中已经闻名,这不仅表明了友人的修为,也预示着他即将进入的生活状态。
"独戴熊须冠暂出,唯将鹤尾扇同行。"
这里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自由自在地生活情景。熊须冠和鹤尾扇都是道家修炼中常见的物品,象征着远离红尘、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
"炼成云母休炊爨,已得雷公当吏兵。"
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已经达到的仙境状态。云母是一种美丽且坚硬的矿物,被用来比喻修炼后的身体;而"已得雷公当吏兵"则暗示着友人不仅在道法上有所成就,更是得到天界雷公的认可,能够掌管天兵。
"却到瑶坛上头宿,应闻空里步虚声。"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即希望他能在瑶坛这样的仙境之地安顿下来,并且能够听到来自空中的仙乐,这里的"步虚声"既是对仙界音乐的描述,也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道教修炼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