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除夕有感(其一)》由明代诗人薛雍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历史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
首联“愁逐梅花暗上头,谁携樽酒共登楼”,以梅花暗喻冬日的寂寥与愁绪,诗人仿佛在梅花的陪伴下独自登楼,借酒浇愁,却无人相伴,表达了孤独与愁苦的情绪。
颔联“玉关有誓怜班老,铜柱终标羡马侯”,引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立功西域的典故,以及马援南征交趾、立铜柱为界的故事,表达了对古代英雄壮志未酬、忠诚报国精神的敬仰与惋惜。
颈联“细草春风还故国,轻烟禾黍尚离忧”,转而描写自然景象,细草在春风中摇曳,似乎回到了故土,而轻烟笼罩下的禾黍田地,依然承载着离别的忧伤,寓意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离别之痛的回味。
尾联“韶华明日四十二,犹向南山学饭牛”,点明了时间的流逝,韶华易逝,诗人虽已年过四旬,却仍怀揣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农耕文化的尊重,选择在南山学习如何喂养牛羊,体现了对简单生活和平凡岁月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抒发,也有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反思,最后回归到对自然与生活的朴素追求,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