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珠帘诗

鉴帷明欲敛,照槛色将晨。

可怜疏复密,隐映当窗人。

浮清带远吹,含光动细尘。

落花时屡拂,会待玉阶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珠帘在不同光线下的美丽景象,以及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交融。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珠帘在晨光中的变化,从“帷明欲敛”到“照槛色将晨”,再到“隐映当窗人”,珠帘仿佛有了生命,与窗外的世界相互映衬,增添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感。

“可怜疏复密,隐映当窗人”一句,不仅描绘了珠帘在不同密度下展现出的层次感和光影效果,还巧妙地融入了人的活动,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珠帘的疏密变化,如同一幅动态的画卷,让人仿佛能看到帘后人物的身影,感受到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接下来,“浮清带远吹,含光动细尘”进一步渲染了珠帘随风轻摆的动态美,以及它对光线的反射作用。微风吹过,珠帘轻轻摇曳,仿佛带走了远方的宁静;而光线在帘面上流转,又在细微的尘埃中留下了闪烁的痕迹,增添了画面的质感和深度。

最后,“落花时屡拂,会待玉阶春”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期待和向往。每当花瓣飘落,珠帘便轻轻拂过,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暗示着在经历了短暂的萧瑟之后,春天终将带来新的生机与希望。

综上所述,这首《赋得珠帘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珠帘在不同情境下的美丽与魅力,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收录诗词(28)

卢思道(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彭城王挽歌

旭旦禁门开,隐隐灵舆发。

才看凤楼迥,稍视龙山没。

犹陈五营骑,尚聚三河卒。

容卫俨未归,空山照秋月。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乐平长公主挽歌

妆楼对驰道,吹台临景舍。

风入上春朝,月满凉秋夜。

未言歌笑毕,已觉生荣谢。

何时洛水湄,芝田解龙驾。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后园宴诗

常闻昆阆有神仙。云冠羽佩得长年。

秋夕风动三珠树。春朝露湿九芝田。

不如邺城佳丽所。玉楼银阁与天连。

太液回波千丈映。上林花树百枝然。流风续洛渚。

行云在南楚。可怜白水神。可念青楼女。

便妍不羞涩。妖艳工言语。池苑正芳菲。

得戏不知归。媚眼临歌扇。娇香出舞衣。

纤腰如欲断。侧髻似能飞。南楼日已暮。

长檐鸟应度。竹殿遥闻凤管声。虹桥别有羊车路。

携手傍花丛。徐步入房栊。欲眠衣先解。

半醉脸逾红。日日相看转难厌。千娇万态不知穷。

欲积压妾心无剧已。明月流光满帐中。

形式: 古风

听鸣蝉篇

听鸣蝉。此听悲无极。群嘶玉树里。回噪金门侧。

长风送晚声。清露供朝食。晚风朝露实多宜。

秋日高鸣独见知。轻身蔽数叶。哀鸣抱一枝。

流乱罢还续。酸伤合更离。暂听别人心即断。

才闻客子泪先垂。故乡已超忽。空庭正芜没。

一夕复一朝。坐见凉秋月。河流带地从来崄。

峭路干天不可越。红尘早弊陆生衣。

明镜空悲潘掾发。长安城里帝王州。

鸣钟列鼎自相求。西望渐台临太液。

东瞻甲观距龙楼。说客恒持小冠出。

越使常怀宝剑游。学仙未成便尚主。

寻源不见已封侯。富贵功名本多豫。

繁华轻薄尽无忧。讵念嫖姚嗟木梗。

谁忆田单倦土牛。归去来。青山下。

秋菊离离日堪把。独焚枯鱼宴林野。

终成独校子云书。何如还驱少游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