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园宴诗

常闻昆阆有神仙。云冠羽佩得长年。

秋夕风动三珠树。春朝露湿九芝田。

不如邺城佳丽所。玉楼银阁与天连。

太液回波千丈映。上林花树百枝然。流风续洛渚。

行云在南楚。可怜白水神。可念青楼女。

便妍不羞涩。妖艳工言语。池苑正芳菲。

得戏不知归。媚眼临歌扇。娇香出舞衣。

纤腰如欲断。侧髻似能飞。南楼日已暮。

长檐鸟应度。竹殿遥闻凤管声。虹桥别有羊车路。

携手傍花丛。徐步入房栊。欲眠衣先解。

半醉脸逾红。日日相看转难厌。千娇万态不知穷。

欲积压妾心无剧已。明月流光满帐中。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繁华而神秘的后花园宴饮场景,充满了浪漫与幻想的色彩。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神仙般的宴会,云冠羽佩,长年不老,三珠树秋风轻拂,九芝田春露滋润,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人间,以邺城的佳丽之地作为对比,玉楼银阁与天相连,太液池波光粼粼,上林花树繁花似锦,展现出人间仙境般的美景。通过“流风续洛渚,行云在南楚”,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流动与人间的欢愉相融合,赋予画面以动态美。

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上的女子形象,她们美丽动人,举止优雅,如“便妍不羞涩,妖艳工言语”,“媚眼临歌扇,娇香出舞衣”。纤腰轻盈,侧髻飘逸,仿佛能够随风而飞。夜晚降临,竹殿传来悠扬的音乐,虹桥之上,似乎还有一条通往远方的道路。女子们在花丛中漫步,衣袂飘飘,脸庞泛起醉人的红晕,展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风情。

整首诗通过对神仙与人间宴饮场景的对比,以及对女子美丽形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隋代社会繁荣富庶的一面,以及文人士大夫对于艺术与美的极致追求。

收录诗词(28)

卢思道(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听鸣蝉篇

听鸣蝉。此听悲无极。群嘶玉树里。回噪金门侧。

长风送晚声。清露供朝食。晚风朝露实多宜。

秋日高鸣独见知。轻身蔽数叶。哀鸣抱一枝。

流乱罢还续。酸伤合更离。暂听别人心即断。

才闻客子泪先垂。故乡已超忽。空庭正芜没。

一夕复一朝。坐见凉秋月。河流带地从来崄。

峭路干天不可越。红尘早弊陆生衣。

明镜空悲潘掾发。长安城里帝王州。

鸣钟列鼎自相求。西望渐台临太液。

东瞻甲观距龙楼。说客恒持小冠出。

越使常怀宝剑游。学仙未成便尚主。

寻源不见已封侯。富贵功名本多豫。

繁华轻薄尽无忧。讵念嫖姚嗟木梗。

谁忆田单倦土牛。归去来。青山下。

秋菊离离日堪把。独焚枯鱼宴林野。

终成独校子云书。何如还驱少游马。

形式: 古风

联句作诗

共甑分炊水,同铛各煮鱼。

形式: 押[鱼]韵

远戍江南寄京邑亲友

贾谊长沙国,屈平湘水滨。

江南瘴疠地,从来多逐臣。

粤余非巧宦,少小拙谋身。

欲飞无假翼,思鸣不值晨。

如何载笔士,翻作负戈人。

飘飖如木偶,叶置同刍狗。

失路乃西浮,非狂亦东走。

晚岁出函关,方春度京口。

石城临虎据,天津望牛斗。

牛斗盛妖氛,枭獍已成群。

郤超初入暮,王粲始从军。

裹粮楚山际,披甲吴江汶。

吴江一浩荡,楚山何纠纷。

惊波上溅日,乔木下临云。

系越恒资辩,喻蜀几飞文。

鲁连唯救患,吾彦不争勋。

羁游岁月久,归思常搔首。

非关不树萱,岂为无杯酒。

数载辞乡县,三秋别亲友。

壮志后风云,衰鬓先蒲柳。

心绪乱如丝,空怀畴昔时。

昔时游帝里,弱岁逢知己。

旅食南馆中,飞盖西园里。

河间本好书,东平唯爱士。

英辩接天人,清言洞名理。

凤池时寓直,麟阁常游止。

胜地盛宾僚,丽景相携招。

舟泛昆明水,骑指渭津桥。

祓除临灞岸,供帐出东郊。

宜城酝始熟,阳翟曲新调。绕树乌啼夜,ず麦雉飞朝。

细尘梁下落,长袖掌中娇。

欢娱三乐至,怀抱百忧销。

梦想犹如昨,寻思久寂寥。

一朝牵世网,万里逐波潮。

回轮常自转,悬旆不堪摇。

登高视衿带,乡关白云外。

回首望孤城,愁人益不平。

华亭宵鹤唳,幽谷早莺鸣。

断绝心难续,惝恍魂屡惊。

群纪通家好,邹鲁故乡情。

若值南飞雁,时能访希生。

形式: 古风

答杨世子诗

太华五千仞,长河九万里。

山川每蕴玉,人物多君子。

丞相朝所宗,太尉国之纪。

若人惟杰出,济世承馀祉。

趋庭遵教义,博物兼文史。

奇声振宛洛,雅论穷名理。

伊余苦疲病,寂寞罕宾游。

不言驱驷马,于焉访一丘。

缟纻始云赠,胶漆乃相投。

优枕空长想,骖蹇遂无由。

忽此承来翰,华藻殊辉焕。

虽则滥吹嘘,可以蠲忧叹。

怀袖终不灭,掌握方留玩。

和风初应律,山莺已复新。

芳菲徒自好,节物不关人。

劳歌虽有曲,无以报阳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