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左相京太师四首(其一)

皇华方北返,植纛指西风。

蜀谓今清献,戎言昔富公。

民夷两心服,勋业百年同。

赠与齐温国,功高报亦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皇家使节正从北方归来,树立大旗指向西风中。
在蜀地人们称他为当今的清献,过去在边疆他像富公一样闻名。
百姓和外族都心悦诚服,他的功绩流传百年相同。
我们将这份荣誉赠予齐温国,他的功劳高,回报也盛大无比。

注释

皇华:皇家使节。
方:正。
北返:从北方归来。
植纛:树立大旗。
西风:西边的风。
蜀:蜀地。
谓:称作。
今清献:当今的清献(可能指某位官员)。
昔富公:过去的富公(历史上的人物)。
民夷:百姓和外族。
两心服:心悦诚服。
勋业:功绩。
百年同:流传百年。
齐温国:齐温国(人名)。
功高:功劳高。
报亦隆:回报也盛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舒邦佐所作的挽诗,悼念的是左相京太师,可能是指某位在朝廷中担任过重要职务的官员。诗中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对其政绩的赞扬。

"皇华方北返,植纛指西风",这两句描绘了左相归乡的情景,"皇华"象征着朝廷的使节或官员,"北返"暗示其来自京城,"植纛"即竖起旗帜,"指西风"则寓示其回归的方向,暗含着对故土的眷恋。

"蜀谓今清献,戎言昔富公",这里将逝者比作蜀地的清献(可能指清正廉洁的官员)和昔时的富公(富弼,北宋名臣),强调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

"民夷两心服,勋业百年同",进一步赞美左相的德行和功绩,他赢得了百姓和少数民族的双重敬仰,他的功业流传百世。

最后两句"赠与齐温国,功高报亦隆","齐温国"可能是逝者生前的封号或赞誉,表达出对其贡献的崇高评价,认为其功绩之高,回报也应当相应盛大。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崇高的挽诗,通过描绘逝者的事迹和品格,展现了对左相的深深怀念和敬仰。

收录诗词(142)

舒邦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平叔。靖安舒氏第四世祖 隆兴府靖安(今属江西)人。宋绍兴六年(1136年)十二月初八出生,淳熙八年(1181年)中进士,先后任鄂州蒲圻、潭州善化主簿、衡州录事参军,嘉泰二年(1202年)授通直郎。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致仕。嘉定七年卒,年七十八。有《双峰猥稿》九卷传世。事见本集卷首《谱系》及《舒公墓志铭》

  • 字:辅国
  • 号:双峰
  • 籍贯:靖安县城
  • 生卒年:1137—1214

相关古诗词

挽余倅二首(其二)

仕接湖南北,逢人问起居。

蚤曾师砚席,非但托乡闾。

梦里诗春草,毫端赋子虚。

诸郎图不朽,当共葺遗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挽余倅二首(其一)

自踏功名地,斯心每淡如。

东南虽数任,来往祇单车。

上相逢知己,清时草辟书。

才宽天命窄,轓左换灵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病中口占

拂枕投床鼻息鸣,邻鸡报午梦还惊。

一春已过半春了,十日曾无五日晴。

唤客难同藉草饮,隔墙虚认卖花声。

十年前忆西湖上,柳荫苏堤取次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晚出

晚径收霜滑,青鞋踏浅沙。

看云閒活计,临水淡生涯。

篱菊犹存叶,江梅欲破花。

枫林凋落尽,露出两三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