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裴仲谟放兔行

兔饥食山林,兔渴饮川泽。

与人不瑕玼,焉用苦求索。

天寒草枯死,见窘何太迫。

上有苍鹰祸,下有黄犬厄。

一死无足悲,所耻败头额。

敢期挥金遇,倒橐无难色。

虽乖猎者意,颇塞仁人责。

兔兮兔兮听我言,月中仙子最汝怜。

不如亟返月中宿,休顾商岩并岳麓。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秦观的《和裴仲谟放兔行》,通过对兔子的描绘,表达了对弱小生命遭遇困境的同情以及对仁爱的倡导。诗中,兔子象征着无辜的生灵,它在山林川泽间自然生存,与人无害,不应遭受过度的搜捕。诗人感慨天寒草枯时兔子的处境艰难,既有苍鹰的威胁,又有黄犬的困扰,处境堪忧。

秦观以兔的口吻劝告,即使面临死亡,也不应为求生而违背本性,更可耻的是因失败而损伤尊严。他表达出愿意慷慨解囊救助的决心,尽管这可能不符合猎人的期望,但却符合仁者的道义。最后,诗人劝兔子回归月宫,暗示其应寻求庇护,远离人间的纷扰。

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质朴,体现了秦观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和裴仲谟摘白须行

仲将题凌云,比讫须尽白。

陆展媚侧室,星星染为黑。

人生如寄耳,况复形与色。

泽壑藏山舟,夜半输有力。

厖眉三不遇,已矣何所惜。

二毛赋秋兴,自爱颇姑息。

闻诸古竺乾,毛发因地得。

数穷反其本,蝼蚁得而食。

妙年光可鉴,烱若鸦羽戢。

映梳渐萧肃,变化了无隙。

所以梵志云,昔人已非昔。

皤然君勿笑,子羽以貌失。

信美如客儿,终剪施摩诘。

我作白须行,而得养生术。

形式: 古风

夜坐怀莘老司谏

六合寥寥信茫昧,中有日月无根柢。

古往今来漫不休,青发素颜从此逝。

嗟予自少多邅回,气血未衰心已艾。

北渡长淮霜入屦,南窥禹穴尘生袂。

日凿一窍浑沌死,虽有馀风终破碎。

回车复路可无缘,三问道人三不对。

形式: 古风

奉和莘老

童子何知幸最深,父班籍湜奉登临。

挟经屡造芝兰室,挥麈常聆金玉音。

黄卷香焚春晼晚,绛纱人散夜萧森。

明朝只恐丝纶下,回首青云万里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抱瓮

搰搰抱瓮人,茫呼治其内。

仲尼为所轻,子贡无以对。

舍器欲还朴,为量固已隘。

苟得浑沌真,宁羞事机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