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罢

雨罢春光润,云随落日移。

莺花愁不觉,世路老方知。

苔遍安禅石,根侵洗砚池。

晚来风月好,倚杖独题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雨后春光显得格外滋润,云彩随着落日缓缓移动。
鸟语花香让人忘了忧愁,直到步入人生的晚年才深深体会到世事艰辛。
青苔覆盖在静心打坐的石头上,树根深入到洗笔的砚池边。
傍晚时分,风清月朗,我拄着拐杖独自题写诗篇。

注释

雨罢:雨停之后。
春光:春天的阳光。
润:滋润。
云随:云彩跟随。
落日:夕阳。
莺花:黄莺和花朵。
愁:忧虑。
不觉:未察觉。
世路:人世间的生活道路。
老:年老。
方知:才明白。
苔遍:满布青苔。
安禅石:静心打坐的石头。
根侵:树根深入。
洗砚池:用来洗笔的砚台。
晚来:傍晚。
风月:风和月。
好:美好。
倚杖:拄着拐杖。
独题诗:独自题写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春天的清新景象和诗人的人生感悟。首句"雨罢春光润",写雨后的春光显得格外滋润,透露出生机盎然的气息。次句"云随落日移",通过云彩随着夕阳移动,暗示时光的流转和一天的结束。

第三句"莺花愁不觉",以莺鸟和花朵的欢愉反衬诗人内心的愁绪,表明尽管外界春色宜人,但诗人却因世事沧桑而心生感慨。"世路老方知",道出了诗人历经世事,对人情冷暖有了更深的理解。

接下来两句"苔遍安禅石,根侵洗砚池",通过描写苔藓覆盖的禅石和长入砚池的树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沉思和对修行生活的执着。

最后,"晚来风月好,倚杖独题诗",以傍晚的美好风月和独自倚杖题诗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晚年孤独但心境恬淡,享受着宁静的时光,借诗抒发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春景,融入了诗人的人生体验和哲理思考,展现了宋代理性与感性的交融。

收录诗词(377)

释绍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临川道中

历历沿荒岸,初闻落日蝉。

江花铺浅水,村馆复临川。

径仄傍无地,峰回别有天。

吾行吾自返,兹意与谁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临川道中怅然有感因作遣情

路傍官河一带长,风帆沙鸟认微茫。

人生行乐知能几,世事多虞只自伤。

破衲卷云秋漠漠,淡烟斜日晚荒荒。

不堪吟罢东回首,底处青山是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南山书怀

日色今朝分外明,湖光浩气共澄清。

鸟啼绿树穿花影,水泛青山入古城。

眼下见荣还见辱,病中嫌雨又嫌晴。

衰迟自喜添诗学,三十年来掉臂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客中戏书(其一)

杖屦千崖表,江山故作妍。

扪萝怀鸟道,踏石过溪泉。

野湿禾中露,秋明树外天。

白头何所恨,随处一欣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