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雨罢春光润,云随落日移。
莺花愁不觉,世路老方知。
苔遍安禅石,根侵洗砚池。
晚来风月好,倚杖独题诗。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春天的清新景象和诗人的人生感悟。首句"雨罢春光润",写雨后的春光显得格外滋润,透露出生机盎然的气息。次句"云随落日移",通过云彩随着夕阳移动,暗示时光的流转和一天的结束。
第三句"莺花愁不觉",以莺鸟和花朵的欢愉反衬诗人内心的愁绪,表明尽管外界春色宜人,但诗人却因世事沧桑而心生感慨。"世路老方知",道出了诗人历经世事,对人情冷暖有了更深的理解。
接下来两句"苔遍安禅石,根侵洗砚池",通过描写苔藓覆盖的禅石和长入砚池的树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沉思和对修行生活的执着。
最后,"晚来风月好,倚杖独题诗",以傍晚的美好风月和独自倚杖题诗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晚年孤独但心境恬淡,享受着宁静的时光,借诗抒发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春景,融入了诗人的人生体验和哲理思考,展现了宋代理性与感性的交融。
不详
历历沿荒岸,初闻落日蝉。
江花铺浅水,村馆复临川。
径仄傍无地,峰回别有天。
吾行吾自返,兹意与谁传。
路傍官河一带长,风帆沙鸟认微茫。
人生行乐知能几,世事多虞只自伤。
破衲卷云秋漠漠,淡烟斜日晚荒荒。
不堪吟罢东回首,底处青山是故乡。
日色今朝分外明,湖光浩气共澄清。
鸟啼绿树穿花影,水泛青山入古城。
眼下见荣还见辱,病中嫌雨又嫌晴。
衰迟自喜添诗学,三十年来掉臂行。
杖屦千崖表,江山故作妍。
扪萝怀鸟道,踏石过溪泉。
野湿禾中露,秋明树外天。
白头何所恨,随处一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