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简速仲山

渐觉交游少,常嫌公务忙。

印初辞省内,节未向河阳。

天遣閒多日,君常醉几场。

贫犹能酿酒,病不废诗章。

竹卷题堪续,茅斋兴甚长。

可能醒过日,况是语同乡。

道里东西近,情怀尔汝忘。

比来閒可得,别后望徒伤。

坐只匏分席,香馀菊佐觞。

便来同一醉,郑驿不治装。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鏊与友人速仲山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闲适的生活态度。诗中流露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生活的满足。

首句“渐觉交游少”,透露出诗人对社交圈子逐渐缩小的感慨,可能意味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阶段的变化。接着,“常嫌公务忙”则表达了对繁忙公务的厌倦,显示出诗人渴望摆脱束缚,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印初辞省内,节未向河阳”两句,通过辞官归隐的意向,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随后,“天遣閒多日,君常醉几场”描绘了诗人享受悠闲时光,与友人共饮畅谈的场景,体现了生活的乐趣和对友谊的珍视。

“贫犹能酿酒,病不废诗章”展示了诗人即使在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创作的热情,体现出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坚韧。接下来,“竹卷题堪续,茅斋兴甚长”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寻找灵感,享受创作的乐趣。

“可能醒过日,况是语同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与同乡朋友相聚时的愉悦。最后,“道里东西近,情怀尔汝忘”、“比来閒可得,别后望徒伤”、“坐只匏分席,香馀菊佐觞”、“便来同一醉,郑驿不治装”等句子,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对相聚时刻的珍惜和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转变、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匏庵和乐天五十八归来因同赋

五十八归来,于我似差速。

其如迂懒性,世事昧五六。

多病况早衰,须鬓失旧绿。

辞家今几年,但看庭前木。

寸根手自移,今已如立竹。

从公归去来,家住湖山足。

形式: 古风

送陈郎中一夔录囚

西曹社友多分散,独有夫君又别离。

雨露九天疏滞狱,关河千里赴襟期。

篇章自爱陈无已,经义多推隽不疑。

他日归朝敷奏罢,解装还有几篇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匏庵臂疾予问之偶迟有诗见贻次其韵

偶因请告得閒身,子墨依然日见亲。

汤媪曾闻能作祟,竹奴何事亦欺人。

堂前客至惟长揖,池上诗成一欠伸。

自笑东邻来问疾,如何翻后陆徐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张学士廷祥之南京

除书一纸墨淋漓,同向彤廷舞蹈时。

实录两朝无字愧,高名四海是人知。

东山强为君恩起,南国多因母老移。

门对钟峰无一事,日高睡起好题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