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四乐(其三)

我爱陈希夷,神游帝之先。

空山后壁下,谷口飞泉边。

结庐傍丛竹,开户当清涟。

麋鹿游堂上,落华满庭前。

幽人在何许,松下方高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深山中的幽居生活,充满了宁静与自然之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

首句“我爱陈希夷,神游帝之先”似乎引用了陈希夷的故事,陈希夷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隐士,以修炼成仙著称。这里的“神游帝之先”可能象征着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接下来,“空山后壁下,谷口飞泉边”,描绘了隐居地的地理位置,四周是静谧的山林,谷口有潺潺流水,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

“结庐傍丛竹,开户当清涟”进一步描述了隐居之所的环境,竹林环绕,清泉映门,这样的生活环境既清幽又充满生机。接着,“麋鹿游堂上,落华满庭前”则展示了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麋鹿在屋内自由漫步,落花铺满了庭院,生动地表现了隐士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最后,“幽人在何许,松下方高眠”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了隐士的生活状态,他或许就在那片松林之下,享受着宁静与安详,过着超脱世俗的生活。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出对自然美和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渴望。

收录诗词(154)

高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云从,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 字:存之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562年 - 1626年

相关古诗词

幽居四乐(其四)

我爱邵尧夫,缅怀发清吟。

当其在百原,危坐必正襟。

会此丸中理,宁受外物侵。

心空百营息,气静天根深。

爰以风月谈,聊见羲皇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谪居

自昔悲羁旅,局促讵非迷。

丈夫志四方,高楼岂荆扉。

昭旷苟在怀,凭运与委蛇。

岭海何必恶,四时有丹荑。

我来一甲子,即事多所怡。

华馆绝尘鞅,水木澹幽姿。

好鸟时一鸣,静蕴流天机。

纵心八极外,蛰心在几微。

历览千古书,此理不吾欺。

被服诚无斁,真赏欣自如。

持此以永念,可用忘栖迟。

自非高堂恋,鹿门乃在兹。

形式: 古风

考亭恭谒朱夫子

束发自龟勉,所志非浮荣。

辨涂慎所之,择术居其贞。

魏魏云谷翁,绍孔明六经。

群书万卷破,奇功一原并。

自从子舆来,倬绝莫与京。

如何取径子,繁弦乱中声。

计身亦诚便,畔道非所宁。

我来拜阙里,斋心矢其诚。

归轸探神奥,发轨谨门庭。

董道而不豫,聊以拙自成。

形式: 古风

夏日閒居

长日此静坐,终日无一言。

问君何所为,无事心自閒。

细雨渔舟归,儿童喧树閒。

北风忽南来,落日在远山。

顾此有好怀,酌酒遂陶然。

池中鸥飞去,两两复来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