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居漫兴呈冯立中父母

藕花香细月痕微,薄雾生凉欲湿衣。

壁后愧穿灯自照,淮南悲见叶初飞。

醉忘世态常愁醒,饱看溪云可疗饥。

虫响正多惊客梦,又闻络纬上秋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清代曹玘的《秋居漫兴呈冯立中父母》描绘了诗人秋夜居所的宁静与淡淡忧思。首句“藕花香细月痕微”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月光下藕花的清香和朦胧的月影,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次句“薄雾生凉欲湿衣”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凉意,雾气似乎能湿润衣物,暗示着季节的转换。

第三句“壁后愧穿灯自照”,诗人借灯光自我照耀,流露出孤独与自省的情绪,可能感到无人理解或陪伴,内心有些许愧疚。第四句“淮南悲见叶初飞”则寓言性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淮南之叶初飞象征着岁月如梭,令人感伤。

第五句“醉忘世态常愁醒”揭示了诗人借酒浇愁的心态,醉中可以暂时忘却世间的纷扰,但清醒时又难免忧虑。最后一句“虫响正多惊客梦,又闻络纬上秋机”以虫鸣声打断梦境,暗示诗人难以入眠,络纬(纺织娘)的叫声更增添了秋夜的寂寥和生活的艰辛。

整首诗通过细致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秋日居所的孤寂以及对人生世事的思考,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

收录诗词(26)

曹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子佩弟见访留赏牡丹兼忆子求

忆曾同醉复同吟,往事堪思不可寻。

红袖倚阑春未老,绿窗欹枕月初沈。

笙歌十五年前梦,风雨三千里外心。

独喜护花天有意,九分晴带一分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秋晚忆子求弟长安无信

万家砧杵动孤城,物候堪悲梦也惊。

蟋蟀半墙秋有韵,芭蕉一榻雨无情。

风生易水歌难继,雪下梁园赋可成。

汀柳渚芦云漠漠,不知游子滞何程。

西亭别酒醉斜曛,何日临觞不忆君。

晓对好山难远寄,夜拈险韵与谁分。

故园芳草更衰草,客路秋云又冻云。

落月半帘寒未梦,一声悲雁怆离群。

形式: 古风

春寒

一枕华胥鸟唤醒,晓和松韵更堪听。

起吟文赋梅花赋,闲写茶经山海经。

霜雪向头争此白,乾坤留眼望谁青。

天心未必私丘壑,不放东风过草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与元白上人竹间晚坐

频敲竹院不须憎,我亦虚堂暂过僧。

人静鸟歌窗外月,夜凉虫语佛前灯。

茶炊松叶声非雨,诗嚼梅花字有冰。

寒水一溪钟半渡,石桥归路岭云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