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苦雨词》由清代诗人陶澄所作,描绘了江南地区因连绵阴雨导致农田受损,农民生活困苦的场景。
首句“鄱江瀰瀰吹雨天”,以鄱阳湖的广阔与连绵不绝的雨水,渲染出一片阴沉压抑的氛围。接着,“五月无禾成白田”一句,点明时间背景为五月,此时本应是农作物生长旺盛的季节,却因雨水过多,导致农田荒芜,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桔槔虽具下力难”中的“桔槔”是一种古代灌溉工具,此处用来象征农民们尽管努力使用农具进行灌溉,但面对如此恶劣的天气条件,依然感到力不从心。“可怜来日无朝餐”则直接揭示了农民们因收成无望而对未来充满忧虑和绝望的心情。
接下来,“辛勤终岁不得息,昨夜传闻羽书急”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农民们一年到头的辛勤劳作,却在一夜之间面临粮食短缺的危机,暗示了社会动荡或战事的紧迫性,给原本就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
最后,“君不见东邻向壁哭未休,长男输役中男囚”以对比的手法,通过描述邻人家庭的悲惨境遇,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公。长子被迫服役,次子被囚禁,这样的悲剧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并非个例,凸显了时代的苦难与不平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强烈的对比,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农民遭受的苦难,以及自然环境变化对社会生活带来的深远影响,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历史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