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触行

秋林湿尽土花碧,蜗牛延缘不逾尺。

角中两大安如山,胡为相寻日相厄?

东帝西帝齐与秦,当年自谓英雄人。

一朝粘壁竟槁死,沛公出为汉天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蛮触行》由清代诗人陶澄所作,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寓言式的叙述,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首句“秋林湿尽土花碧”,描绘了一幅秋天林间湿润、绿意盎然的画面,为整首诗营造了深沉而又富含生机的背景。接着,“蜗牛延缘不逾尺”以蜗牛缓慢爬行的形象,象征着行动的迟缓与目标的渺小,同时也暗示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与挑战。

“角中两大安如山,胡为相寻日相厄?”这两句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两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蜗牛角中的两粒沙子)比作高山,强调了它们在特定情境下的巨大影响力。同时,通过“相寻日相厄”的描述,揭示了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以及在特定条件下,看似微小的力量也能带来巨大的影响。

接下来,“东帝西帝齐与秦,当年自谓英雄人”这四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提到的“东帝西帝”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些帝王或英雄人物,他们曾经自认为是英雄豪杰,但最终却未能逃脱命运的束缚,如同前文所述的蜗牛角中的沙粒,看似微不足道,却能决定事物的走向。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反思,以及对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之间关系的思考。

最后,“一朝粘壁竟槁死,沛公出为汉天子。”这两句诗以刘邦(沛公)从草根崛起成为汉朝开国皇帝的故事作为收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刘邦出身低微,但凭借智慧和勇气,最终成就大业,这不仅是对个人奋斗精神的颂扬,也是对命运转折可能性的肯定。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个人命运在历史长河中所扮演角色的思考。

综上所述,《蛮触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寓言式的叙述,探讨了人生道路的艰难、个体力量与命运的复杂关系,以及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位置和可能的转变。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哲学意味,也富有文学艺术的魅力,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想。

收录诗词(19)

陶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陈思王墓

斜日下高树,秋风生细尘。

可怜衰草地,犹是建安人。

白屋更新主,青山结故邻。

童童双桧在,风雨各千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题康郎湖忠臣庙壁

草昧龙争日,风云得武臣。

乘时元赤帜,奋迹岂黄巾。

羽檄绥南服,天垣动北辰。

断蛇先谶楚,逐鹿后降秦。

建业王居正,洪都战血新。

旌旗迷过鸟,矢石骇潜鳞。

借箸应无匹,焚舟若有神。

阽危神稷重,仗节死生均。

日月躔双璧,羌戎奠九垠。

君恩五等锡,士气一朝伸。

孙子圭璋在,春秋俎豆陈。

白波吹浩溔,苍瓦覆嶙峋。

往事今为烈,羁人感自真。

临流独横涕,萧瑟对秋旻。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岁杪送青来游滇

远游当岁暮,为养反离亲。

贫士千秋恨,依人万里身。

丹崖盘鸟道,黑水暗龙津。

嗟我犹羁旅,离筵倍怆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乌夜啼

碧梧坠露惊秋早,罗帏辗转愁难晓。

乳乌啼断井栏西,闺中一夜青丝老。

只可闺中伴我愁,乌啼切莫向边州。

卢龙碛里征人在,多恐闻时也白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