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怀古四首(其四)

乾坤一梦有时尽,身世蜉蝣能几何。

毋论尚书空点易,谁怜丞相旧书坡。

俄惊白发朝来见,顿觉雄心岁渐磨。

何日得抛无尽藏,听松庵址结吟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哲思和感慨,描绘了对人生短暂与历史沧桑的深刻领悟。首句“乾坤一梦有时尽”开篇即道出了宇宙万物终将消逝的哲学命题,暗示着人生的短暂如同梦境一般,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虚幻感。接下来,“身世蜉蝣能几何”进一步强调了个体生命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与脆弱,如同蜉蝣般短暂的存在,引人深思。

“毋论尚书空点易,谁怜丞相旧书坡”两句则运用典故,借古代文臣的遭遇,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多舛的同情与无奈。这里“尚书”、“丞相”代表了古代高官,而“空点易”、“旧书坡”则是对他们功业与命运的讽刺与哀叹,暗示了权力与地位的虚幻与无常。

“俄惊白发朝来见,顿觉雄心岁渐磨”两句转而聚焦于个人的生命体验,通过“白发”的出现和“雄心”的消磨,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无情流逝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这种对自我衰老与梦想破灭的感慨,增添了诗歌的悲凉色彩。

最后,“何日得抛无尽藏,听松庵址结吟窝”表达了诗人对于摆脱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这里的“无尽藏”象征着无穷的欲望与烦恼,而“听松庵址结吟窝”则寄托了诗人向往宁静、诗意生活的理想境界。整首诗在深沉的反思中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追求,展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思想情感与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6)

秦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惠山怀古

历山旧院绝尘埃,避暑寻幽偶一来。

曲水已非留客地,疏泉犹绕读书台。

石床剥落难寻桧,冰洞清凉半是苔。

满眼不胜今昔感,品茶且自酌琼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雨花台

袖拂青霞一上台,金陵王气自东来。

天边细雨空花落,江口浮云叠嶂回。

石卧荒亭苍藓地,酒倾仙梵白莲杯。

千秋龙虎相蟠踞,大抵宏图自圣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游华藏寺

客行秋山初,遥向丛林驻。

群峰一雨凉,殿角归云度。

周览惬余游,庶与道者遇。

诸象吐毫光,林籁生巾履。

老僧持贝多,字字声缘悟。

松门太湖开,万顷晴波注。

凫翳点烟青,世界恒沙聚。

何为般若舟,念此招提路。

空岩涤禅心,幽坂杂花布。

言归迷下方,斜晖挂祇树。

山僧静修地,僻在南山岑。

细餐伊蒲塞,洗钵寒涧浔。

藏经一万卷,闻见皆忘心。

时扫石龛卧,袈裟挂藤阴。

嗟余慕方外,虑为尘俗侵。

秋风生虚壑,落日钟磬深。

花散灵岩雨,僧唱梵天音。

何当参慧业,顷刻消烦襟。

从来支公辈,元度得追寻。

形式: 古风

保安寺

金风荐新凉,偶散林皋屐。

同人意俱闲,苔径穿逼窄。

树木翳荒邱,给孤余旧迹。

传灯留夙缘,劫灰几变易。

山僧起相迎,简谈礼数毕。

蒲团坐片时,落语亦真率。

香炉除恼檀,秋花深丈室。

自来白云心,不忘持苦律。

嗟余慕元宗,经年走役役。

浮生泡影如,空门万境辟。

但使得皈依,瓶钵随晨夕。

归途暝景催,渺焉人天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