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肃的作品,名为《门有车马客行送倪孝方》。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情感和对理想的追求。
“门有车马客,意气何桓桓。”开篇即以豪迈的笔触描绘出一位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的人物形象,他正准备踏上远行的路程。这里的“车马客”暗示了一种社会地位和身份,而“意气何桓桓”则展现了这个人高洁的情操和不凡的气度。
“既持倚天剑,复戴切云冠。”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人物的英勇与超脱。诗人通过对剑和冠的描写,不仅强化了人物的形象,而且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自云报恩子,不畏行路难。”这里的“报恩子”可能指的是诗人朋友之间的情谊或者是对某种信念的坚持。无论前路多么艰险,主人公都不畏惧,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和理想的忠诚与执着。
“有能遇国士,一语披肺肸。”诗人希望能够遇到那些能够理解自己心意的人,与之交流心声。这句中的“国士”通常指的是国家中德高望重之人,或者是具有高尚品格和深厚学问的人。
“而我不解事,抱瑟齐门弹。”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自嘲与无奈。他自己虽然也有一番才情,但却无法在当时的社会中找到位置,因此只能通过音乐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知己谅难得,盛年唾易阑。”这是对知音难求的一种感慨。诗人认为能够理解自己的人很难遇到,而青春年华容易逝去,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友情珍贵的感悟。
“拓落走吴楚,与子聊游盘。”这两句写出了诗人与朋友一同行走在江南水乡的景象,虽然生活有诸多不顺,但与知己相伴,仍然能够找到片刻的快乐。
“怀才既无补,窃禄非所欢。”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他认为自己的才能在现实中并没有得到施展的机会,而且对那些不正当获取的利益并不感兴趣。
“念彼古豪俊,岂必卑小官。”这里提到了历史上的英雄豪杰,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屈身于卑微的小职。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高尚理想和追求的向往。
“逢时展经济,乃使苍生安。”在适当的时候施展自己的经济之才(即治国安邦的才能),最终能够让百姓生活安定。这是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一种憧憬。
“之子素倜傥,此道期相敦。”这里的“之子”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门生,或者是志同道合的人。“素倜傥”形容其为人率直而不做作,而“此道期相敦”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与之子共同进退。
“明当别我去,赠以琴琅玕。”最后两句写的是朋友即将离别,诗人要送给他一把精美的琴,并且通过这把琴来表达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不舍。这里的“琴琅玕”象征着高贵和纯净,是一种精神层面的馈赠。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于友情的深切珍惜,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批判。通过送别的情境,诗人寄寓了自己对于人生旅途中的种种感慨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