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经吉水读玉屑集有怀罗廷评惟升

短楫秋风不暂停,未从江海叹飘零。

柬传吉水罗评事,诗咏金川练子宁。

挂笏看山吟甫就,倚蓬扪虱酒初醒。

鹑衣未补寒先透,旅况凄凉祇自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乘舟经过吉水时,阅读《玉屑集》并怀念友人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首联“短楫秋风不暂停,未从江海叹飘零”,开篇即以“短楫”与“秋风”营造出一种行舟于江海之上的动态画面,同时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漂泊感。“不暂停”三字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行程的匆忙,而“未从江海叹飘零”则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动荡之中,但并未因此而沉沦或哀叹,展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颔联“柬传吉水罗评事,诗咏金川练子宁”,转而提到诗人阅读《玉屑集》中的内容,其中提到了两位友人——吉水的罗评事和金川的练子宁。通过“柬传”和“诗咏”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阅读过程中情感的共鸣。

颈联“挂笏看山吟甫就,倚蓬扪虱酒初醒”,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阅读时的状态。他将官帽(笏)挂在一旁,专心欣赏山景,吟诗作赋;在酒醒之后,靠着蓬草,用手摸着虱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在阅读之余的闲适与自我反思。

尾联“鹑衣未补寒先透,旅况凄凉祇自怜”,收束全诗,点明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穿着破旧的鹑衣,寒气已先穿透衣物,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与贫困。最后,“旅况凄凉祇自怜”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哀伤,同时也流露出一种独立面对困境的坚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状态,既有对友情的怀念,也有对自身境遇的感慨,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富有画面感和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389)

张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 字:廷实
  • 号:东所
  • 籍贯:广东南海
  • 生卒年:1455—1514

相关古诗词

题贞节卷

珠玉携来谁氏卷,烂然照我小西湖。

纲常若论渠贞节,妇辈翻嗟烈丈夫。

绰楔光腾今宅里,丹青谁貌女师模。

休言世道无关系,一发千钧赖此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督学先生粹夫枉顾话旧偶成

杏园同作探花游,一隔云泥三十秋。

谁在桐江扶汉鼎,公亲琐闼侍宸旒。

明珠南海无遗憾,谏草先朝可尽收。

休叹颓波难复挽,直凭底柱屹中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至日怀吉夫侍御

尽日蒙头岩户扃,停云何处最关情。

坐忘自觉元和复,梦破谁知宠辱惊。

短榻风连南岳秀,长筇月漾粤江清。

何时载酒偿前约,看竹亭修近落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怀公覆

肯将英妙伴虚名,相对湖亭一榻清。

稍带醉容非恶客,绝无尘地是蓬瀛。

贫交半逐春云散,钓舫空萦夜月明。

蚤晚朱陵吾放步,问君还许共西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