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杜甫栗亭诗,诗人多在口。
悠悠二甲子,题纪今何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赵鸿的作品,名为《栗亭》。在古典文学中,"栗"字通常指的是栗树,而"亭"则是指建筑物的一种,常用来休憩或观赏风景。在这里,诗人通过描写一座位于栗树之下的亭子,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杜甫栗亭诗,诗人多在口。悠悠二甲子,题纪今何有。" 这两句是对杜甫有关栗亭的诗歌赞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其中,“杜甫”指的是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他在诗中多次提到过“栗亭”,显示出他对此处的喜爱与深厚的情感。"悠悠二甲子",这里的“二甲子”是指60年的一个循环周期,即按照中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每60年为一轮。在这句话中,“悠悠”形容时间的流逝,表达了一种时间长远、历史久远的感慨。"题纪今何有"则是在问现在对于过去的这些记载和诗篇,还保留了什么?
总体来说,这两句诗通过对杜甫栗亭诗歌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思考,以及对于那些已经逝去事物的怀念。
不详
登进士第。懿宗咸通间官太学博士。长于词赋。李频曾赠诗与之。访杜甫故迹,并咏诗刻石。事迹见《梨岳诗集》、《集注草堂杜工部诗外集·酬唱附录》。《全唐诗》存诗3首
生我于虚,置我于无。至精为神,元气为躯。
散阳为明,合阴为符。形为灰土,神为仙居。
众垢将毕,万事永除。
吾驾时马,日月为卫。洞耀九霄,上谒天帝。
明明我众,及我门人。伪道养形,真道养神。
懋哉懋哉,馀无所陈。
白石峰犹在,桥横一径微。
多年无客过,落日有云归。
水净苔生发,山寒树著枝。
如何方广寺,千古去人稀。
锦帐随情设,金炉任意熏。
惟愁员外署,不应列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