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篇

南桥昏晓人万万,北邙新故冢千千。

自为骄奢彼都邑,何图零落此山颠。

不知虚魄寻归路,但见僵尸委墓田。

青松乐饮无容色,白骨生苔有岁年。

地久青松摧为薪,天长白骨化为尘。

碧山明月徒自晓,黄居闇室不知晨。

汉家城郭帝王州,晋国衣冠车马流。

金谷青春珠绮舞,铜阶碧树玉人游。

云起清盈骄画阁,水堂明迥弄仙舟。

始忆断歌催一代,俄悲长夜历千秋。

秋枫至兮冬雪明,春两息兮夏云生。

墨池沙枯通草蔓,妆楼瓦尽向林倾。

古箧重书宜笔迹,路台鹤胃若弦声。

不信草经延暮齿,惟求青史列虚名。

呜呼哀哉洛阳道,相思相望蓬莱岛。

玉颜晖晖并是春,人发青青未尝老。

星帘捲兮月窗开,镜花摇兮山树回。

仙衣窈窕风吹去,雨盖霏微舞绕来。

与君携手三山顶,如何冥寞九泉台。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洛阳城南桥上人潮涌动,北邙山新旧坟墓林立的景象。诗中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现今荒凉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和历史沧桑的深沉思考。

"自为骄奢彼都邑,何图零落此山颐" 一句,通过对比古代繁华的都市与现在荒废的墓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无奈感受。

"青松乐饮无容色,白骨生苔有岁年" 两句,借助青松和白骨的意象,展现了生命的消逝与时间的流转,带有一种宿命论的哲思。

诗中还多次使用对比手法,如"汉家城郭帝王州,晋国衣冠车马流" 和 "金谷青春珠绮舞,铜阶碧树玉人游",通过历史时期的对比,强化了历史沧桑、世事无常的情感。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历史记载的渴望,以及对逝去时代美好瞬间的怀念。整首诗语言丰富,意境深远,是一篇集叙述与抒情于一体的杰出作品。

收录诗词(40)

刘希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一名庭芝,汉族。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 字:延之(一作庭芝)
  • 籍贯: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
  • 生卒年:约651年-约680年

相关古诗词

归山

归去嵩山道,烟花覆青草。

草绿山无尘,山青杨柳春。

日暮松声合,空歌思杀人。

形式: 古风

死马赋

连山四望何高高,良马本代君子劳;

燕地冰坚伤冻骨,胡天霜落缩寒毛。

愿君回来乡山道,道傍青青饶美草;

鞭策寻途未敢迷,希君少留养疲老。

君其去去途未穷,悲鸣羸卧此山中;

桃花零落三春月,桂枝摧折九秋风。

昔是浮光疑曳练,常时蹑景如流电;

长楸尘闇形影遥,上策日明踪迹遍。

汉女弹弦怨离别,楚王兴歌苦征战;

赤血沾君君不知,白骨辞君君不见。

少年驰射出幽并,高秋摇落重横行;

云中想见游龙影,月下思闻飞鹊声。

千里相思浩如失,一代英雄从此毕;

盐车垂耳不知年,妆楼画眉宁记日?

高门待封杳无期,迁乔题柱即长辞;

八骏驰名终已矣,千金买骨复何时?

形式: 古风

江上羁情

独下三江路,飘如一叶浮。

卧查冲险洑,欹树压平流。

岸枝时冒挽,潬沙或碍舟。

出没见帆影,远近闻棹讴。

浦花春似雪,江气晓如秋。白云乖帝里,舟徼。

形式: 古风

江南曲八首(其三)

君为陇西客,妾遇江南春。

朝游含灵果,夕采弄风蘋。

果气时不歇,蘋花日自新。

以此江南物,持赠陇西人。

空盈万里怀,欲赠竟无因。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