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村落兵戈后,江湖几杖前。
索居兼屏燕,幽梦反宜蝉。
茅舍分炊火,苔砖出酿泉。
家贫思辟谷,非是博长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脱离尘世、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开篇“村落兵戈后,江湖几杖前”两句,设定了一个背景,即在战争的边缘,在自然与人间的交界处,找到一片可以栖身之地。“索居兼屏燕,幽梦反宜蝉”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享受,那里的宁静甚至让人连梦境都变得更加美好。接下来的“茅舍分炊火,苔砖出酿泉”则具体描绘了山居的情景:茅草搭建的屋舍里分着温暖的炊火,而周围环境中自然生成的苔藓和天然的泉水都成了生活之所需。
最后,“家贫思辟谷,非是博长年”两句则透露出诗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心态。尽管家境贫寒,但诗人并非为了追求物质上的富足或是长远的人生规划,而可能更多的是出于内心的宁静与精神上的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山居生活的独特体验与情感寄托。
不详
人家落落堕荒丘,碑带苔痕独字留。
博陆脊梁扶日月,中郎名笔法春秋。
一抔谁下寻坟马,片石今供砺角牛。
惟有斜阳闲照管,肯随鸦影上螭头。
偶然散策无寻访,何限伤心强笑歌。
世味正如春酒淡,市灯不及月华多。
人生只合且如此,国势遂成无奈何。
年少尚装胡旋舞,不知舞破几山河。
汉阳城上望,天色欲苍黄。
云去仍清野,人稀半战场。
江分青草断,山接白云长。
一掬中原泪,凄凉对夕阳。
不必相逢啸语春,本然心迹自相亲。
青山我已卧三载,白社君今与一人。
乱后事非京国旧,雨馀秋共客愁新。
躬耕谷口云应满,何处堪寻郑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