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折杨柳》由明代诗人李裕所作,通过描绘春风中杨柳枝条的景象,表达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待。
“东风道上杨柳枝”,开篇点题,以“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而“杨柳枝”则是春天的典型景物,预示着生机与希望。然而,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却充满了离别的哀伤。“几多攀折送别离”,诗人用“攀折”这一动作,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春风中折取杨柳枝条,以此作为离别时的纪念或赠礼,寄托着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
接着,“长枝折尽短枝长”,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既表现了离别时的无奈与痛苦——“长枝折尽”,意味着离别之痛的深刻;又蕴含了对未来的乐观与期待——“短枝长”,暗示着即使离别,来年春天,杨柳依然会生长,展现出生命的韧性与希望。
最后,“明年仍旧含烟垂”,诗人以杨柳的生长为喻,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尽管离别带来了暂时的悲伤,但正如杨柳在春风吹拂下依旧含烟垂绿,生命的力量与希望总能超越离别的阴影,迎来新生。
整首诗通过对杨柳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更深刻地揭示了人世间离合悲欢的情感,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