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杂咏七首(其三)

欲穿九曲通淮子,只费春夫数日工。

但见荷花三十里,何须更有大雷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想要打通直通淮河的水道
只需花费春天劳力几天就能完成

注释

九曲:形容河流曲折,这里指复杂的水道。
淮子:淮河,古代对淮河的称呼。
春夫:春天的农夫,指从事水利工程的工人。
大雷宫:可能是指一处地名或宫殿,这里用来对比,表示不需要如此宏大的工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扬州杂咏七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扬州美景的独特见解。他想象要通过挖掘九曲河道直达淮河,虽然工程浩大,只需花费数日之力。诗人着重描绘了荷花盛开的景象,三十里的荷花如画,足以展现扬州的水乡风光,认为无需再刻意去寻找其他名胜如大雷宫。诗人以简练的语言,赞美了扬州的自然之美,流露出对扬州风土人情的喜爱和欣赏。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扬州杂咏七首(其二)

雷陂新作麦田荒,曾说风兴没两郎。

谁似当年李刺史,春波还引句城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扬州杂咏七首(其一)

舶商不入古盐沟,疏凿才争土一抔。

未说兴圩灌田事,且还歌吹旧扬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扬州杂咏七首(其七)

杨徐僭盗雄图炽,高吕陵夷霸气阑。

犹有昆冈作龙虎,千秋原庙奉衣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扬州杂咏七首(其六)

龙兴寺里青云干,后土祠中白雪葩。

五百年间城郭改,空留鸭脚伴琼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