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羲和鞭日驭,发轫自旸谷。
道人耕寸田,开窗纳馀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道人隐居图景。"羲和鞭日驭,发轫自旸谷"中的"羲和"指的是古代传说中掌管日月运行的神祇,而这里则用来比喻太阳。整句话描写的是太阳行驶于天际,光芒穿透云层,照耀到山谷之中。"道人耕寸田"表明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道士,他在一片极小的土地上耕作,这里的"寸田"形象地表达了他的清贫与淡泊。"开窗纳馀燠"则是说他打开窗户,让余晖照入室内,既映衬了室内的温馨,也反映出道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和道人生活状态的描绘,表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同时,这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清贫自适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在这里,可以感受到诗人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捕捉,传达出一种精神上的宁静与满足。
不详
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君子重进退,大节贵能全。
厥志在冥鸿,耳非闻杜鹃。
县车示优宠,挥金乐耆年。
高风激贪懦,千载要齐肩。
尝爱山间老乔松,栖烟宿雨盘虬龙。
道人所爱偶相似,许我来此听松风。
青青窗外松,高下如羽盖。
不论霜雪晨,屹立风雨外。
深根养茯苓,千岁坐可待。
世情苦炎凉,一日几变态。
此物独坚贞,雅志在久耐。
清声万壑传,时奏庄生籁。
人心非无常,自为外物禁。
喜怒烈火炽,宠辱铦锋森。
从兹失本然,至理而浮沉。
达人解其会,魔军讵能侵。
盘石可转移,明月犹晴阴。
卓然有所立,此道古与今。
颜渊无终食,孟子不动心。
充君名斋志,前修端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