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隐者

烟霞壁立水溶溶,路转崖回旦暮中。

鸂鶒畏人沈涧月,山羊投石挂岩松。

高斋既许陪云宿,晚稻何妨为客舂。

今日见君嘉遁处,悔将名利役疏慵。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烟雾和霞光映照着峭壁,水面泛着微微波光,道路在曲折的崖壁间蜿蜒,日出日落之间不断变化。
鸳鸯害怕人的接近,藏入深涧的月色中,山羊则抛掷石头,挂在岩边的松树上。
我已答应在你的高阁中与云共眠,不妨让晚稻的谷粒为客人舂米,这有何妨。
今日见到你隐居的佳处,我后悔曾被名利牵累,显得懒散无为。

注释

烟霞:指日出时的霞光和雾气。
壁立:峭壁耸立。
溶溶:形容水面平静。
鸂鶒:一种水鸟,像鸳鸯。
沈涧:沉入涧底。
山羊:山中的野羊。
挂岩松:把石头挂在岩石上的松枝上。
高斋:高高的书斋,可能指隐居之处。
陪云宿:与云共眠,比喻隐居生活。
晚稻:成熟的晚季稻谷。
为客舂:为客人舂米,表示待客热情。
嘉遁处:美好的隐居之地。
名利役:名利的束缚。
疏慵:懒散无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烟霞壁立水溶溶"一句,以壮丽的山水画面开篇,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路转崖回旦暮中"则描绘了诗人在山间的小道上漫游至日落时分的情景。

接下来的两句"鸂鶒畏人沈涧月,山羊投石挂岩松"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鸂鶒(一种水鸟)因怕人而潜藏在深潭中,而山羊则跳跃于岩石间,将其角挂在松树上。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象,也寓意着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远离尘世的喧嚣。

"高斋既许陪云宿,晚稻何妨为客舂"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满足。"高斋"指的是高处的书房或居所,诗人愿意在这里与云同宿,不为世俗的繁忙所累。而"晚稻"则是指季节较晚时收割的谷物,"何妨为客舂"意味着即使是外来的旅客,也不介意耕种以维持生活。

最后两句"今日见君嘉遁处,悔将名利役疏慵"则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个人的悔悟。"嘉遁处"指的是令人称道的隐居之所,而"悔将名利役疏慵"则是说诗人后来感到追求名利是一种劳而无功的事,充满了懊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位隐逸者的生活理想和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83)

薛逢(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进士。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

  • 字:陶臣
  • 籍贯:蒲洲河东(今山西永济县)

相关古诗词

老去也

惆怅人生不满百,一事无成头雪白。

回看幼累与老妻,俱是途中远行客。

匣中旧镜照胆明,昔曾见我髭未生。

朝巾暮栉不自省,老皮皴皱文纵横。

合掌髻子蒜许大,此日方知非是我。

暗数七旬能几何,不觉中肠热如火。

老去也,争奈何,敲酒盏,唱短歌。

短歌未竟日已没,月映西南庭树柯。

形式: 古风

观竞渡

三月三日天清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内,江上已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引,马前已被红旗阵。

两岸罗衣破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擢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雷声冲急波相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江上人呼霹雳声,竿头綵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只将标示输赢赏,两岸十舟五来往。

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

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

不思得所各休去,会到摧舟折楫时。

形式: 古风

君不见

君不见,马侍中,气吞河朔称英雄。

君不见,韦太尉,二十年前镇蜀地。

一朝冥漠归下泉,功业声名两憔悴。

奉诚园里蒿棘生,长兴街南沙路平。

当时带砺在何处,今日子孙无地耕。

或闻羁旅甘常调,簿尉文参各天表。

清明纵便天使来,一把纸钱风树杪。

碑文半缺碑堂摧,祁连冢象狐兔开。

野花似雪落何处,棠梨树下香风来。

马侍中,韦太尉,盛去衰来片时事。

人生倏忽一梦中,何必深深固权位。

形式: 古风

灵台家兄古镜歌

一尺圆潭深黑色,篆文如丝人不识。

耕夫云住赫连城,赫连城下亲耕得。

镜上磨莹一月馀,日中渐见菱花舒。

金膏洗拭鉎涩尽,黑云吐出新蟾蜍。

人言此是千年物,百鬼闻之形暗慄。

玉匣曾经龙照来,岂宜更鉴农夫质。

有时霹雳半夜惊,窗中飞电如晦明。

盘龙鳞胀玉匣溢,牙爪触风时有声。

耕夫不解珍灵异,翻惧赫连神作祟。

十千卖与灵台兄,百丈灵湫坐中至。

溢匣水色如玉倾,儿童不敢窥泓澄。

寒光照人近不得,坐愁雷电湫中生。

吾兄吾兄须爱惜,将来慎勿虚抛掷。

兴云致雨会有时,莫遣红妆秽灵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