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竞渡

三月三日天清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内,江上已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引,马前已被红旗阵。

两岸罗衣破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擢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雷声冲急波相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江上人呼霹雳声,竿头綵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只将标示输赢赏,两岸十舟五来往。

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

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

不思得所各休去,会到摧舟折楫时。

形式: 古风

翻译

农历三月三日天气晴朗,杨花飘扬在江边,清晨莺鸟啼叫。
郡守还未走出官署,江面上已传来合唱的声音。
郡守出行时都有乐队引领,马前排列着红色旗帜的队伍。
两岸的人们穿着华丽的衣服,香气扑鼻,银钗在阳光下闪亮如霜刀。
随着鼓声三响,红旗展开,两条龙跃出水面。
舞动的龙影搅动江水,仿佛万剑飞舞,鼓声如千雷轰鸣。
雷鸣般的鼓声冲击急流,两条龙目光炯炯,似乎在瞄准目标。
江上的人们惊呼如霹雳,彩旗上挂着彩虹般的晕圈。
领先的船只率先夺得标靶,后面的船只失去优势,徒劳地划桨。
船员们奋力争夺,血迹斑斑,心中如火。
胜负只凭标靶决定,两岸船只频繁往来。
片刻游戏结束后,各自散去,竞相请求在身上刻字纪念。
我仔细观察这些竞赛者,他们就像当权者争夺权力。
他们并未深思何时能停息,终将面临船毁桨断的时刻。

注释

清明:天气晴朗。
杨花:柳絮。
晓莺:清晨的黄莺。
使君:古代对郡守的尊称。
齐和声:众人合唱的声音。
引:乐队引领。
红旗阵:红色旗帜的队列。
罗衣:华丽的衣服。
银钗:银色发钗。
鼓声:比赛开始的信号。
标:比赛的目标或奖品。
竞渡:赛龙舟。
权相持:像权臣一样争夺。
摧舟折楫:船被破坏,比喻失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精彩的龙舟赛事,充满了动感和激烈的情绪。诗人通过对视觉、听觉细节的生动描述,将读者带入了那热闹非凡的现场。

开篇“三月三日天清明,杨花绕江啼晓莺”描写了春日清新之景,杨花随风飘落,如同细语轻声,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紧接着,“使君未出郡斋内,江上已闻齐和声”透露出赛事即将开始的氛围,使君尚未出现,但江边已经传来了节奏分明的声音。

“两岸罗衣破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中,“罗衣破鼻香”可能暗示了观众席上的女性用香,银钗在阳光下闪耀,如同霜冻的锋利。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当时的繁华景象,也反映出观众对这场赛事的高度期待。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则是比赛开始的紧张时刻,红旗一开,两条龙形的船只迅速跳出水面,准备冲刺。接下来的“擢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更是将激烈的竞赛气氛推向了高潮,每一次鼓声都如同万剑齐飞,如雷鸣响。

诗中还细致地描绘了比赛的紧张与转折,“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表现了胜负悬念,以及“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则展示了选手们在激烈竞争中的决绝和焦虑。

最后,“只将标示输赢赏,两岸十舟五来往”、“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表达了赛后对胜利的庆祝与记载,而“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则是诗人反思此情此景,不禁感慨。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场景描绘,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对传统体育活动的热爱,以及这种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3)

张建封(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兖州(今山东兖州)。唐朝中期名臣、诗人,在家族子弟中排行十三。自少喜读文章,慷慨尚武,常以武功自许。镇徐州十年间,治军有方,军州称理。权德舆称其“歌诗特优,有仲宣(王粲)之气质,越石之清拔”。又礼敬文士,秦系、于良史、韩愈等皆为幕客,时相唱和。有《集》,已佚。《全唐诗》及《全唐诗外编》录有其诗

  • 字:本立
  • 籍贯:邓州南阳县(今河南南阳)
  • 生卒年:735年-800年6月8日

相关古诗词

君不见

君不见,马侍中,气吞河朔称英雄。

君不见,韦太尉,二十年前镇蜀地。

一朝冥漠归下泉,功业声名两憔悴。

奉诚园里蒿棘生,长兴街南沙路平。

当时带砺在何处,今日子孙无地耕。

或闻羁旅甘常调,簿尉文参各天表。

清明纵便天使来,一把纸钱风树杪。

碑文半缺碑堂摧,祁连冢象狐兔开。

野花似雪落何处,棠梨树下香风来。

马侍中,韦太尉,盛去衰来片时事。

人生倏忽一梦中,何必深深固权位。

形式: 古风

灵台家兄古镜歌

一尺圆潭深黑色,篆文如丝人不识。

耕夫云住赫连城,赫连城下亲耕得。

镜上磨莹一月馀,日中渐见菱花舒。

金膏洗拭鉎涩尽,黑云吐出新蟾蜍。

人言此是千年物,百鬼闻之形暗慄。

玉匣曾经龙照来,岂宜更鉴农夫质。

有时霹雳半夜惊,窗中飞电如晦明。

盘龙鳞胀玉匣溢,牙爪触风时有声。

耕夫不解珍灵异,翻惧赫连神作祟。

十千卖与灵台兄,百丈灵湫坐中至。

溢匣水色如玉倾,儿童不敢窥泓澄。

寒光照人近不得,坐愁雷电湫中生。

吾兄吾兄须爱惜,将来慎勿虚抛掷。

兴云致雨会有时,莫遣红妆秽灵迹。

形式: 古风

邻相反行

东家有儿年十五,只向田园独辛苦。

夜开沟水绕稻田,晓叱耕牛垦塉土。

西家有儿才弱龄,仪容清峭云鹤形。

涉书猎史无早暮,坐期朱紫如拾青。

东家西家两相诮,西儿笑东东又笑。

西云养志与荣名,彼此相非不同调。

东家自云虽苦辛,躬耕早暮及所亲。

男舂女爨二十载,堂上未为衰老人。

朝机暮织还充体,馀者到兄还及弟。

春秋伏腊长在家,不许妻奴暂违礼。

尔今二十方读书,十年取第三十馀。

往来途路长离别,几人便得升公车。

纵令得官身须老,衔恤终天向谁道。

百年骨肉归下泉,万里枌榆长秋草。

我今躬耕奉所天,耘锄刈获当少年。

面上笑添今日喜,肩头薪续厨中烟。

纵使此身头雪白,又有儿孙还稼穑。

家藏一卷古孝经,世世相传皆得力。

为报西家知不知,何须谩笑东家儿。

生前不得供甘滑,殁后扬名徒尔为。

形式: 古风

追昔行

朝光如飞犹尚可,暮更如箭不容卧。

犍为穿城更漏频,一一皆从枕边过。

一夕凡几更,一更凡几声。

青春枉向镜中老,白发虚从愁里生。

曾窥帝里东邻女,自比桃花镜中许。

一朝嫁得征戍儿,荷戈千里防秋去。

去时只作旦暮期,别后生死俱不知。

风惊粉色入蝉鬓,愁送镜花潜堕枝。

前年因出长安陌,见一女人头雪白。

日中扶杖憩树阴,髣髴形容认相识。

向予吁嗟还独语,曾与君家邻舍住。

当时妾嫁与征人,几向墙头诮夫主。

花开叶洛何推迁,屈指数当三十年。

眉头薤叶同枯叶,琴上朱弦成断弦。

嫁时宝镜依然在,鹊影菱花满光彩。

梦里长嗟离别多,愁中不觉颜容改。

叹息人生能几何,喜君颜貌未蹉跎。

因君下马重相顾,请奏青门肠断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