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现代初期的学者王闿运所作,名为《戏赠高心夔联》。诗中运用了对仗和双关的手法,充满了幽默与机智。
“平生双四等;该死十三元。”
“双四等”与“十三元”在字面上看似毫无关联,实则蕴含深意。“双四等”可以理解为“两个四等”,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四等”指的是最低等级的科举考试成绩,即未能通过正式科举考试,只能获得最低的资格。而“十三元”则是指“十三名”,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十三名通常是指通过了较为重要的科举考试,但未达到进士及第的层次,即获得了较低级别的功名。
整句诗以一种戏谑的方式,将“平生”与“双四等”、“该死”与“十三元”相对照,既是对友人高心夔的调侃,也暗含了对科举制度的讽刺。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传统社会体制中不公与无奈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其独特的幽默感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